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中国华电以合作为笔,致力于以清洁能源促进世界繁荣,将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技术源源不断地呈现给世界,共创经济效益,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发展共同体。
登高望远 能源合作风起东方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一项项顶层设计、一个个关键节点,让中国华电“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目标更加坚定,方向更加清晰。
在柬埔寨,中国华电与柬埔寨的电力合作项目逐渐步入“绿道”,覆盖水电、火电、电网建设等多领域,如今,柬埔寨每4度电中就有1度来自中国华电;
在印度尼西亚北部,华电巴厘岛电厂以源源不断的电能保障了全岛40%的电力需求,强大稳定的电流点亮了瑰丽海岛的夜幕,彻底改变了巴厘岛依赖外岛输电和燃油发电的历史;
在越南,中国华电风光共舞、追新逐绿,有效带动了当地产业链发展,为越南能源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在俄罗斯伏尔加河畔,华电俄罗斯捷宁斯卡娅热电站将优质的电力热力带入这片广袤的东欧平原,用悠悠情怀温暖寒冬;
在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华电助力塔尔地区煤炭转换成的电能,输送到巴基斯坦各地,为“一带一路”合作书写了促发展、惠民生、连民心的生动故事;
在拉丁美洲,中国华电参建的厄瓜多尔德尔西水电站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为当地创造了至少5000个就业岗位;
在西班牙,中国华电巴辛风电项目用绿能点亮千家万户,利比里亚半岛上空吹拂的风,正用全新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角色......
奔涌逐浪、追光逐日、驭风前行——中国华电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向着绿色低碳走深走实,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是一段硕果累累的出海耕耘——
2023年7月,中国华电发布《印尼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继《中国华电越南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华电柬埔寨可持续发展报告》后的第三份海外报告。截至2023年9月,中国华电境外控股在运在建电厂11个,装机容量503万千瓦,是东盟地区最大的发电运营商。
这是一次与时代精神的同频共振——
“我们要坚定携手共进,坚持合作创新,深入推进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多渠道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积极稳妥‘走出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对外开放大局,为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强劲动能。”中国华电主要负责人说道。
这是一场凝聚广泛共识的国际合作——
8月17日,中国华电亮相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并签署《合作备忘录》。9月6日,中国华电参展第四届中蒙博览会,与世界各国共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体实践。
一次次握手、一份份订单、一个个项目背后,是中国华电始终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加强同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合作,与各国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胸怀。
共赢致和 创新驱动打造中国样板
随着我国能源领域科技的创新突破,一批能源合作样板项目,抓住了绿色发展这一公约数,为助力各国能源发展实现公平、包容、可持续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选择。
“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国际贸易”,这是中国华电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十年来,中国华电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通过自行开发和合作开发,以EPC、BOT等多种模式,签约、建设、投资、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提高。
2021年底,中国华电投资建设的最大境外绿地项目——越南沿海二期电站建成投产,创造了工程建设领域的5项“首次”。
2022年底,华电西港项目荣获柬埔寨政府颁发的“环保工作优秀奖”。项目采用反渗透技术,减少淡水使用,建设废水、含油废水、酸碱废水、含煤废水等四套废水处理系统,各项环保指标达到最优等级。
2023年9月,中国华电在印尼建设的最大电源项目——印尼玻雅电站建成投产,从设计、施工、监理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中国华电将新发展理念与自身优势融合,为“走出去”确立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定位,不断提升国际业务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一个个带着中国标准和创新技术“印记”的能源项目在世界各地落地生花,一股股清洁电流转化为赋能“一带一路”的新鲜血液,支撑起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绿色技术在共建国家落地生根,绿色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
8月25日,华电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迎来今年第二次环保检查,柬生态环境部工作人员现场竖起大拇指,并随后发来认可报告。这是2015年当地启动环保检查以来电站取得的第18份认可报告。
从建设之初的重视环保,到运营以来的源源绿电,额勒赛水电站持续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8月底,额勒赛水电站已累计发电超102亿千瓦时,高峰期发电量曾占到柬埔寨全国的30%,作为柬埔寨唯一成功注册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的电站,目前已累计完成核证减排量交易432.51万吨。
民心相通 构筑最坚实的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人类文明贡献的真正的、原创的、开拓的方案。”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说:“它将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之一。”
而在这个故事里,共建“一带一路”之路上的每一个主体都是主人公。
在常年缺电的柬埔寨戈公省,当地百姓因华电额勒赛下游水电站的建成,用上了便宜电、稳定电。32岁的调度值班员马卡已经在华电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工作10年,是不折不扣的水电站“元老”。“我刚来的时候只掌握一点书本知识。现在,我也算得上半个水电专家了,还学会了中文。我要感谢中国企业对我的培养。”
在巴基斯坦,当地员工乌玛说:“五年以前没有人知道‘塔尔’这个地方,缺能源、缺电、缺水,工厂不能生产,生意少了,年轻人的生活也不太好。而随着中国公司来到巴基斯坦,帮助我们开电厂,让人们有了希望,可以一起为塔尔的建设奋斗。”
在印尼,印尼环保机构在中国专家和华电电厂的合作下成立了珊瑚研究与恢复中心,开启一场盛大的珊瑚拯救计划......
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们来说,“一带一路”是水和电,是路和桥,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和值得期待的明天。
中国华电累计在海外修建学校5所、寺庙7座,桥梁3座,援建公路58公里,参与教育捐赠、医疗服务、赈灾救援、社区建设等公益活动,与所在国民众共享合作发展成果;累计为东道国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在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印尼巴淡电厂、俄罗斯捷宁斯卡娅等项目中,外籍员工比例分别达51%、65%和88%以上。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中国华电“一带一路”能源学院于2019年成立,每年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培养电力及管理人才。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深化,中国华电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不断为“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积蓄更多人才力量。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带、经济路,也应是文明带、文明路;不仅需要经济“硬支撑”,也需要文化“软实力”。
2020年,中国华电启动“点亮未来”跨文化融合项目,以柬埔寨为首发站,辐射多个东南亚国家,开展“未来能源”儿童绘画比赛、“点亮未来”流动图书馆绘本、华电美育艺术廊、电力小课堂等特色跨文化活动,在多家境外企业设立“中国书架”,涵盖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汉语学习等多个门类,为一万多海外员工了解中国打开一扇窗口,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负责任、讲担当的华电形象,让更多的外籍员工和社区居民了解中国企业、中华文化,搭建友谊之桥、合作之桥。
东方风起,再扬合作风帆。中国华电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新篇章。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