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

辽宁:让企业在良好的创新生态中茁壮成长

时间:2025-02-20 15:19:58作者:来源:本站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辽宁民企欲大展宏图,唯有矢志创新、勇攀高峰。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为民营经济发展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让民营企业看到了光明和未来。

  2024年,辽宁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全年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73.9万户,总数达到511.6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96.2%。尽管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

  “这主要与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胜秋表示,近年来,我省围绕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引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依托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辅以科技金融和人才引育,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分别实现了18.5%、12.6%和17.7%的同比增长。启动实施企业牵头重点研发项目64项,支持经费1.62亿元。筛选发布高质量、可转化成果4016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到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8%,较上年提高0.10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投入占比达到67.6%,显示出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根据最新数据,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540.9亿元,同比增长17.8%,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创新乃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辽宁省民营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尚待提升。王胜秋说,为提升企业“内力”,省科技厅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今年将深化20个重点实验室群与22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双群互动’,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群的智库咨询作用及创新联合体效能,推动联合攻关。实施企业关键技术攻坚行动,开展前沿技术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攻克产业链中重大关键核心技术。

  同时,推行科技金融服务举措,发布‘创新积分制’优选企业名录,加速构建‘股、贷、债、保、担’全方位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持框架。发放“创新券”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并强化中试验证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成果转化链路畅通无阻,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全力推动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加大对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孵化平台及科技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依托“1+N+X”的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科技金融、技术交易以及科技服务等关键要素,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打造一支服务队伍,建设一个信息平台,建立一套工作机制,解决一批企业问题。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自主创新的重要贡献者。但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高质量创新成果占比较低,原创性科技成果较为缺乏,亟待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作为材料领域“国家队”,不仅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积极与辽企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关键材料国产化,其中,与菲迅农机合作研发出耐磨高强高韧合金钢,使我国农机具寿命提高2倍以上,实现进口替代。”所长刘岗表示,目前,金属所已与富创、奥克等50余家辽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辽落地转化,助力企业迈向高质量。

  未来,金属所将持续构建“定向性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成果转化+多层次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依托国家中试基地和辽宁新材料中试基地等中试“桥梁”,加速科技成果和高精尖技术从实验室向生产线的转化,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

  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双轮驱动的创新,能有力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局面,显著提升科研成果向新兴产业化应用的转化效率,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就需要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构建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培厚支持全面创新的沃土。”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罗明新坦言,其中的关键是完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确保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无障碍、公平地流向创新领域,完善技术、数据、管理等要素融合的服务体系,加速科技金融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高效流动与集聚。最后形成协同高效、激励相容的创新治理体系。

  企业创新依托于高能级创新平台,近年来,辽宁省致力于打造高标准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及沈抚科创园,辽宁科技创新‘两城一园’的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

  以沈抚示范区为例,近年来,他们扎实推进海创大厦、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科创园总窗口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科创园核心区;围绕政策赋能,制定出台23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举措;围绕金融支持,已与光大控股、中国科学院资本、北斗导航等基金管理人合作设立了10只产业投资基金,以科技金融加速成果转化。

  沈抚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局局长姚旭介绍,近几年,通过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码支持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根据沈抚示范区的最新数据,该区域在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达到92家,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注册数量也超过了100家。此外,示范区成功引进建设了45家高能级创新载体平台,并新增了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数字均创下了历史新高。东软睿驰新晋为独角兽企业,拓邦鸿基成为潜在独角兽企业。

  创新‘雨林生态’的持续优化升级,对创新主体的蓬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姚旭表示,接下来将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紧紧围绕创新主体现实需求,加快集聚政策资源,强化政策精准有效供给;加速汇聚金融资源,引导金融资本向初创期、小型企业、长期项目和硬科技企业倾斜;加快集聚人才资源,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持续强化服务保障,积极吸引集聚一批研发设计、算力支撑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项目。

  民营企业增强创新能力,除了需要各方资源、力量支撑,更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人勤春早,良好的开局预示着全局的胜利。今年1月,方大集团东北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拿下首月“开门红”。东北制药总经理蔡永刚直言,今年医药行业的市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人有我优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品质将成为企业开疆拓土的利刃。方大集团东北制药的多个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的身影已鲜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智能的机器,它们正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能。“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数字化转型和研发创新的力度,深度布局生物创新药领域,以‘研’提‘质’,以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环氧乙烷赛道的全国领军企业,技术创新一直是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征战市场的法宝。去年,奥克集团坚持科技驱动和创新驱动,自主研发的环氧新能源新材料如ES等接连实现产业化,新工艺如造粒等也相继投入生产。奥克创新院落户大连英歌石科学城,进一步加强了集团在环氧乙烷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行业整体产能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奥克集团全年产品产销达到64万吨,差异化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显示出集团在市场中的强劲增长势头。

  “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好,关键在于自我提升。换句话说,必须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奥克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表示,奥克将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在行业发展中奋勇争先,为全面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