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

邢台着力巩固提升入企扫码改革成效
副标题:打造入企扫码“升级版” 形成执法监督全流程闭环

时间:2025-02-26 14:00:23作者:来源:本站

    打开“邢台执法”手机App扫描公司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请企业相关负责人核验电子执法证件、受检企业信息……2月17日下午,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通过入企扫码,到邢台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刚开始推行入企扫码时,我们确实有些顾虑,担心会增加工作负担。’现场执法人员王浩坦言,但实践后发现,这一举措不仅使执法检查更加透明规范,还赢得了企业的积极配合。入企扫码、电子亮证,如今已成为邢台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人员入企执法检查前的规定动作。

  为解决多头执法、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长期困扰企业的执法问题,邢台市去年依托新建成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创新性地推出了入企扫码功能。针对1.4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全面推行入企扫码制度,以“硬约束”优化发展“软环境”。

  小切口改革释放出大能量。去年,邢台市通过实施入企扫码制度,使得行政检查数量比2023年降低了16.1%,同时跨部门联合检查的比例从45%提升至82%。邢台市强化的“入企扫码”执法模式,作为深化对企无事不扰的措施,已被推广并入选为2024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操作方便,简单易用,数据可靠,有利于全面推行。”邢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非说,入企扫码之所以能快速推广,在于没有增加经营主体任何负担。赵非介绍,尽管过去已有部分地区尝试过类似探索,但普遍采取的是为每个经营主体单独赋码的方式,这不仅工作繁重,而且成本高昂。而他们则创新性地通过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来实施入企检查,这一方法不仅实现了零成本,而且操作简便,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异常顺利。

  “入企扫码只是手段,通过数字赋能,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让经营者近悦远来才是最终目的。”赵非表示。

  在邢台市行政执法监督信息中心大屏幕上,记者观察到,实时更新的数据显示了入企扫码总次数、企业被扫码次数排行榜、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扫码次数排行榜等关键指标,这些数据的清晰展示反映了邢台市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效率。

  “依托这一平台,我们可以精准定位检查次数多的部门和受检次数多的企业,监督入企扫码异常行为,为接下来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另外,还可以查询企业历次受检和接受处罚等信息,推进执法结果互认、检查数据共享,有效压减入企检查次数。”邢台市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处处长游英杰说。

  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永无止境。今年初,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巩固入企扫码改革成效”作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连日来,在邢台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该市司法局联合有关部门采取座谈、调研等方式,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对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的意见建议。基于此,该市正积极以问题为引领,技术为基石,制度为后盾,加速推进入企扫码的‘升级版’建设,增设执法检查计划备案系统,实现高频检查提前预警,跨部门检查自动整合,以及企业在线即时评价反馈等功能,从而构建执法监督的全流程闭环体系,力求执法检查在减少数量的同时提升质量。

  同时,邢台市司法局借鉴了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委组织部的工作经验,建立了台账式、清单化落实机制,通过凝聚纪检监察、12345热线等多部门合力,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推动执法人员刚性落实入企必扫码,以纪律约束营造“无事不打扰、有事服务好”的执法生态,让经营者踏踏实实谋发展。

  入企扫码‘升级版’的建设,不仅意味着技术的革新,更是对执法监督体系的一次全面升级。通过增设执法检查计划备案系统,邢台市将实现对高频检查的提前预警,有效避免了对企业的过度干扰。同时,跨部门检查的自动整合功能,将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减少重复检查的发生。企业在线即时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更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有助于执法部门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优化执法服务。

  此外,邢台市司法局还通过建立台账式、清单化落实机制,确保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执行。纪检监察、12345热线等多部门的合力监督,更是为入企扫码制度的刚性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样的执法生态下,企业可以更加安心地专注于自身发展,无需担心过多的行政干扰。

  邢台市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彰显了政府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定承诺。通过数字赋能,邢台市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法治环境,让经营者近者悦、远者来,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