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简称“蜜雪集团”)正式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上市。
今年以来,众多内地企业纷纷选择在香港上市,这一趋势推动了资金加大对港股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布局,资金净流入量达到约170亿元,整体份额规模与年初相比增加了168.17亿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ETF份额的增长,实质上反映了国际及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正逐步增强。这种信心源于对赴港上市企业基本面的认可。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港股ETF吸引更多资金的流入,预计市场交易量和活跃度将会显著提升,这将有助于港股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改善。
按上市日期先后顺序来看,安徽海螺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舸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布鲁可集团有限公司、纽曼思健康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宜宾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古茗控股有限公司、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赴港上市。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卜益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港股消费板块日益受到市场关注,投资者为了平衡资产配置并捕捉潜在的投资机遇,开始积极回补相关仓位。同时,港股市场中消费类资产的低估值属性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密切关注。
随着多家企业赴港上市,大量资金布局港股ETF。根据Wind资讯和华夏基金的统计数据,截至3月4日,今年以来,53只港股ETF(不含联接基金)吸引了170.07亿元的资金净流入,总规模达到959.8783亿元,分别实现了436.62%和123.76%的同比增长。同时,根据最新数据,港股ETF整体份额较年初增长了15.79%,达到1233.34亿份,平均份额也增加了3.17亿份,达到23.2705亿份。此外,复权单位净值较年初平均增长了0.12元。
“这与港股市场流动性的改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看来,资金流入港股ETF意味着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增强,希望通过港股ETF参与市场,以期获得布局港股中资(民营)企业的机会。
对于未来港股ETF的投资前景,李一鸣认为,港股上市公司当中许多是反映国内新兴产业趋势的龙头企业,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ETF间接参与投资,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将吸引更多投资者。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本轮港股市场的上涨主要聚焦于科技领域,其结构性特征愈发显著。展望未来,市场正热切期盼产业层面的新增动力,以及后续总量政策能否推动顺周期板块实现补涨。
田利辉认为,港股市场流动性的不断改善,以及投资者对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持续上升,均为港股ETF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众多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的背景下,港股市场的吸引力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借助ETF这一高效且透明的投资渠道流入港股市场。
此外,港股市场的国际化特色也为其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的目光。随着港股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港股市场不仅汇聚了众多内地优质企业,还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在此上市,形成了多元化、国际化的投资生态。
对于内地企业而言,选择在香港上市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还能借助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国际资本的支持。同时,香港市场的监管环境和法律制度也相对完善,为企业的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港股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深化,港股ETF的投资前景将更加广阔。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ETF这一高效、透明的投资渠道,分享港股市场的发展成果,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和增值。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