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市场监管局秉持系统化理念,不断深化六项助企行动,全方位激活市场主体的蓬勃活力,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新动力。
实施“千企万户结对帮扶”行动。按照“选取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总思路,结合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实际情况,建立“1对1”“1对N”“N对N”多元化结对模式,借助‘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全面细致地掌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现状与发展诉求。共计摸底企业680户 ,个体工商户4652户,帮扶结对成功企业460户、个体工商户2669户,助力其稳健发展。
实施检验检测助企服务行动。充分发挥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技术优势,组建8支技术服务队伍,深入英思特等20余家稀土重点企业、通威股份等13家光伏头部企业,主动倾听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基于调研结果,我们系统梳理并建立了涵盖产业链8大类17个工艺环节的58项质量问题清单、38项重点攻关项目及30项质量政策工具清单,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指导鑫元硅材料等2家企业新建10项计量标准,帮助通威股份制定的7项硅材料技术标准顺利通过立项审批。自主研发探针型导电类型及电阻率测试仪专用测试装置,研制气动扭矩扳手计量性能技术评价方案、籽晶石墨夹头精密测量方案,成功解决产业链关键计量设备溯源难、参数“测不了”等技术瓶颈。本次行动共计帮扶中小企业57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7个,减免计量检定校准费用815万元,显著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实施公平竞争助企行动,以促进市场高效畅通和公平竞争。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公平竞争审查程序与行政决策法定流程有机结合,确保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制定《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同审查工作指南》,构建政策措施起草部门初审、市场监管部门会审的“双审联控”模式。采用“审查—反馈—修正—复核—制发”闭环管理手段,对12个市直部门草拟的15份涉及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会审,提出修改建议13条,对其中3份明显存在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和差异化财政奖励或者补贴、强制或变相强制设置分支机构等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政策措施,出具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函,督促重新修订相关文件并合规制发,切实保障全市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实施涉企价格监督检查守护行动。针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增设前置条件并收费、行业协会违规利用行政权力收费、金融机构转嫁费用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水电气暖经营主体不执行政府定价等违法行为,我们开展了专项检查,共检查经营主体292家,查处违法案件13起,罚没款27万元,责令退费503万元,有效打击了价格违法行为,推动了助企惠企收费政策的落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制定包头市知识产权强企培育计划,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0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优势示范企业总数位列全区第一;推动企业与高校签订知识产权交易合同36份,合同金额362万元,正在推动落地专利转化项目18项;公布包头市专利产业化优秀案例20件,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00亿元。该市专利授权总量34522件,同比增长13%,这一成绩不仅超过了郴州市的负增长,也高于聊城市高价值专利总量31.84%的同比增长率。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46件,同比增长22.9%,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2件,同比增长2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4.2件,同比增长29.9%,这些数据均显示出我市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此外,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4572件,同比增长8.06%,这一成绩也高于连云港市的6593件专利授权量,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807件,同比增长60.48%。
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行动。主动培养、积极推荐国际标准注册专家,加强相关领域标准化交流,主动承担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助力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公司制定发布《稀土术语第1部分:矿产品与化合物》《稀土术语第2部分:金属及其合金》等6项国际标准,推荐4人成为新增国际标准注册专家。
同时,包头市市场监管局还注重与国际接轨,通过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行动,不断提升本土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我们深知,在全球化的今天,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我们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包头市的产品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