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干农商银行在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守“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深入实施“特色办行”战略,大力践行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为促进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提供了强力的金融支持。至2023年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为99.42亿元,较年初增长10.0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47.42亿元,实现了“持续增长”。近三年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达81.56亿元。
优化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坚持乡村振兴资源优先安排、贷款优先发放、服务优先满足“三优先”原则,在资金配置、薪酬费用安排、尽职免责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制定信贷支持政策,2021年制定了《新干农商银行“十四五”发展规划》《普惠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服务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制定了“十四五”时期“发放乡村振兴贷款140亿元”目标。优化内部绩效考核,增设专项指标并占据较高比例,大力引导新增信贷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完善尽职免责机制,按照“违规追责、尽职免责”原则,明确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尽职要求,适当放宽涉农类贷款容忍度,真正激发了基层“敢贷、愿贷”内生动力。
扩展乡村振兴服务范围。保持战略定力,下沉服务重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加大重点领域金融供给,紧紧围绕农业重点产业链,重点加大对粮食蔬果种植、中药材种植、牲畜水产养殖等领域支持力度,实现对县域乡村振兴产业链条的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保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不变,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努力满足脱贫人口贷款需求,确保应贷尽贷。近三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3834.47万元,惠及925户脱贫人口,占据全县100%份额。加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在乡镇“全覆盖”、服务“村村通”的基础上,2021年6月开始在所有社区、村组设立党建联系、助农放贷、社保服务、普惠金融“四合一”服务点,60余名金融助理定期驻点为群众办理业务,近三年现场授信贷款18亿元。坚持普惠与智慧相结合,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线上金融服务在农区普及应用,智能设备实现网点全覆盖。施行更有温度的服务,发扬“背包银行”作风,近三年累计运用移动终端上门为农村老人等弱势群体办理业务达2000余次。
提升乡村振兴服务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不断创新产品体系,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效。丰富支农信贷产品体系,推广了小额农贷、文明信用农户贷款、创业担保贷款、“财农信贷通”等具有良好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传统优势产品,近三年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7亿元,发放“财农信贷通”贷款1.4亿元。同时,根据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特点,创新推出了乡村振兴贷、银担惠农贷、退役军人贷、幸福社保贷、农机贷产品矩阵。同时,大力推广了百福·惠农网贷、惠农易贷2款数字风控金融产品,累计发放7000笔、金额6.39亿元,服务可得性不断提高。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以党建为引领、以“整村推进、整村授信”为依托、以“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评定为抓手的农村信用工程,开展整村建档评级授信,下沉重心到自然村,实现“应授尽授”“能贷尽贷”。今年整村授信服务已覆盖43个行政村,有效授信达9700余户,授信金额18亿元。全面延伸乡村振兴服务,常态化举办了普惠金融夜校、金融知识进乡村等宣讲活动,在麦斜镇建成了全市首个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今年还邀请艺术团开展了“服务三农、振兴乡村”全县巡回文艺演出26场,寓教于乐中宣传了反电信诈骗、反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群众多样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