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观察

去年GDP14532.1亿元 同比增长5.7% 郑州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好中向新”态势

时间:2025-02-08 14:41:40作者:来源:本站

       2024年,郑州市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53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7和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1.1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83.1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57.8亿元,同比增长4.3%。
  【产业升级】多元并进 赋能经济新引擎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郑州在2024年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
  尽管农业在郑州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但其发展态势依然保持平稳。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92.1亿元,同比增长3.6%。粮食产量实现增长,播种面积446.6万亩,总产量151.8万吨,同比增长7.1%。这不仅保障了本地粮食安全,更为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在工业领域,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10.5%的同比增长,其中,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11.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达到了92.8%。六大主导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分别实现了28.2%、13.3%、9.2%的同比增长。与此同时,新产业的培育工作也在加速进行,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3.7%、10.4%、10.1%。新产品供给不断加快,锂离子电池、充电桩等产量大幅增长,这表明郑州工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步迈进。
  服务业领域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在1至11月期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实现了5.8%的同比增长,而11月单月更是达到了14%的同比增长,显示出服务业恢复速度的不断加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良好发展,为工业和其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配套服务,促进了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需求拉动】双轮驱动 打造经济增长极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郑州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3%、6.6%。投资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0%,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高于全市投资增速。民生投资较快增长。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2.1%,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5.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9.1%,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115.9%。新动能投资增势良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22.1%,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更是实现了7.7倍的惊人增长,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也增长了2.0倍,这些新动能的强劲表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消费市场方面,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4.6亿元,同比增长4.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成效显著,限额以上单位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的零售额也实现了14.4%的增长。新型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6%。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全市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5.1%,快于城镇0.5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稳进提质 开启经济新征程
  岁首早谋耕,人勤地生宝。从这个新春开始,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奔赴新一程。
  尽管2024年郑州经济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GDP)14532.1亿元,同比增长5.7%,并且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服务业加速回暖,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面对未来,郑州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在政策层面,强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在投资方面,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在消费领域,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消费品质,促进消费市场持续繁荣。
  郑州将在经济发展的征途上持续奋进,不断夯实经济基础,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奋力推动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发展新阶段,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张占仓在对2024年郑州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解读时表示:“有工业的持续赋能,郑州的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状态,为实现‘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