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云岭大地水利建设热潮迭起。各大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车辆往来频繁,机器轰鸣不断,建设者们严把质量关,抢抓工程进度,技术攻关屡获新突破。
走进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施工3标龙泉隧洞2号支洞施工现场,在地下40余米的隧洞中,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地进行钢筋绑扎作业。龙泉隧洞是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的重要节点工程,由于洞身开挖存在断层破碎带、滇中红层软岩等不良地质情况,开挖过程中易发生隧洞塌方、变形、涌突水等地质风险,建设难度较大。
攻克难题需要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龙泉隧洞中前段2019年11月开工,在各方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工程已取得多项专利成果,计划于今年4月底完成全标段混凝土衬砌施工。
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实干,更要注重基础研究,从源头解决工程建设的难题。据悉,项目部已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携手,针对不良地质洞段的施工难题,开展了‘加速隧洞不良地质锚杆施工’等技术攻关项目,以理论创新为引领,推动实践创新,力保工程如期且安全地推进。
云南省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其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特别是在滇中地区,作为云南经济的核心区,长期受到“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的双重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滇中引水工程应运而生,该工程计划从金沙江干流引水,旨在为滇中城市群提供一个稳定且可靠的水源,从而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并改善生产条件。
安宁市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昆明1段九子山隧洞沿线地形复杂多变。施工团队采取先探测后挖掘的策略,并制定了强化支护方案,以保障九子山隧洞工程的安全进行。
水利工程一头联系着经济民生,另一头连接着生态安全。在曲靖市沾益区的黑滩河水库,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建设者们正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我们配备了洒水车对施工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有效控制了扬尘问题;同时,对灌浆试验废水进行多级沉淀处理并回收利用,避免了水污染。”曲靖黑滩河水库项目副经理说,施工单位在紧抓工期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让黑滩河水库建设工程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绿色工程。
近年来,云南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根据最新数据,滇中引水工程一期工程的建设进度已超过92%,而二期配套工程也已达到50%的完成率。该工程的顺利推进,不仅为滇中地区提供了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还预计每年可为该地区提供约34亿立方米的优质水,受益国土面积达到3.7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约1500万。此外,滇中引水工程的建设还对改善沿线河湖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水利建设的浪潮中,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至关重要。为了确保隧洞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建设者们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还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从隧洞的开挖到支护,再到后续的混凝土衬砌,每一步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
在九子山隧洞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精细的探测和科学的支护方案,确保了隧洞工程的安全进行。这不仅是对施工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建设者责任心的考验。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在曲靖市沾益区的黑滩河水库,建设者们不仅紧抓工期,更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他们通过洒水降尘、废水沉淀处理等环保措施,有效控制了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水污染问题,让水利工程成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绿色工程。
展望未来,云南水利工程建设将继续稳步前行。随着滇中引水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的不断推进,云南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得到进一步缓解,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持续改善。这不仅将为云南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将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