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战略主线,致力于构建具有森工特色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这是龙江森工集团在2025年工作会议暨第一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奋斗目标。
“龙江森工的企业核心功能就是‘护林增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特有的资源禀赋上生成的多元的生态产业和丰富的生态产品’。”龙江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冠武表示。
据了解,龙江森工集团今年将打造10个林长制示范林业局公司和100个示范林场(所),进一步完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共建共管模式,全面推行森林经营工程化、矢量化、数字化管理以及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我们将确保高质量完成94.54万亩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效能。同时,将重点建设苇河局公司国家级良种基地、鹤立局公司省级种质资源库,新建集团级东方红局公司刺五加种质资源库。
在提升森林经营质量与成效方面,龙江森工集团将全面完成林业局公司的森林认证工作,以此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碳汇能力,提升木材产品价值,并建成森工造林碳汇、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数据库,实现龙江森工“双碳”绿色平台的数智化管理与森林经营的精准提升。
在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工作中,龙江森工集团将持续优化创新红松经营管理体系,探索营造红松顶级植物群落的有效方法与路径,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红松果材基地,并积极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复合产业项目,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建设与经营发展机制。
生态产业化布局已然明晰,产业生态化的实施路径也有了具体举措。今年,龙江森工集团计划公布森工产品目录清单,优化集团权属单位交易规则与程序,积极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借助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的契机,促进森工林区旅游产业实现四季均衡发展,实现集团中医药产业一体化发展,开展生物质综合利用,推动森工设计集团实质性运营,深化25家森工医院医联体建设,统一开发集团林业碳汇资产资源。
此外,龙江森工集团将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确保林粮种植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以上,借鉴龙江森工林区经验,通过实施粮食增产计划、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品种选育、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粮食产量突破30亿斤,向31亿斤目标迈进。,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60万亩,加快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刺五加生产、加工、研发和销售基地。与此同时,我们将稳步扩大生态养殖规模,深入推进‘强加工’战略,进一步巩固‘一场一品’‘一局一业’的发展根基,不遗余力地推动‘鹅’‘蜂’‘麻’‘籽’‘树’‘药’‘参’‘果’‘葱’等‘九个一’产业项目开花结果,确保各项计划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龙江森工集团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态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推进生态产业化的过程中,龙江森工集团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积极打造具有森工特色的生态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举办生态产品推介会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龙江森工集团深知,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只有实现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森工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龙江森工集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探索和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构建具有森工特色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