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大屏幕上的数字飞速更迭,彰显着竞拍的激烈。这一幕发生在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是该省矿业权公开出让网拍的现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1家企业积极参与。
此次出让的矿业权中,陇南市武都区白草坡一带的金及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竞争尤为激烈,起始价72万元的探矿权,在线上经历了485轮激烈竞价后,最终以6402万元的高价成交;武都区外纳镇沟渠村金矿普查探矿权,起始价28万元,经过近8小时“角力”,最终以7008万元被企业成功摘牌。
此次出让的26宗矿业权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白银市和河西走廊区域。敦煌市红柳沟北钒多金属矿详查、金昌市道沟一带金矿详查、山丹县平坡矿区东部煤炭勘探、金川区大垭腰萤石矿详查、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常家窑煤炭资源普查、武都区外纳镇沟渠村金矿普查、金塔县二道沟铁多金属矿普查等26宗矿业权起始价2948万元,成交总价4.28亿元。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政府已共同出让48宗矿业权,成交总额高达9.09亿元,标志着矿业权出让工作取得了‘开门红’的佳绩。
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甘肃省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不仅在煤炭储量上稳居全国前列,而且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等资源方面也具有显著的储量和找矿潜力。例如,甘肃省的锂矿储量同比上涨57%,在非油气矿产中,锂、钴、镍等战略性新兴矿产储量分别同比增加57%、14.5%和3%,显示出该省在这些关键矿产资源上的重要地位。根据《2017年四川省国土资源公报》,四川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达到92种,其中14种矿产在全国查明资源储量中排名第一,包括镍、钴、铂族等。此外,国家确定的36个战略性矿种中,四川省查明储量的有29种。每个品种都具备成为一条产业链、带动一片大产业的潜力和前景。
在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甘肃省统筹谋划、科学开发,坚持全国一盘棋,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全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坚持地质调查强基础、找矿突破增储量、出让矿权助开发、绿色矿山促发展,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经济增长,将地质找矿、矿业权出让纳入甘肃省重点工作总体布局,加大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自2021年以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立足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拉动矿业经济发展,持续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有效推动该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迈上新台阶。该省累计出让矿业权606宗,成交总价526.32亿元,实现了矿业权出让数量和出让收益“双突破”,矿业经济“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甘肃省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出让方面的不懈努力。甘肃省自然资源厅通过优化出让流程、提高出让效率、加强出让监管等措施,确保了矿业权出让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该省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勘查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的精度和效率,为找矿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甘肃省还注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绿色发展。在矿业权出让过程中,坚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实施绿色勘查、绿色开采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展望未来,甘肃省将继续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出让力度,推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同时,还将加强与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先进的勘查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该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资源保障。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