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国资委“交通强省”战略引领下,齐鲁大地正经历从传统基建到智慧基建的显著转变。作为省属企业排头兵,山东高速集团凭借科技创新,在黄河流域打造出一条‘钢铁巨龙穿云海,数字天眼守通途’的智慧交通线,成为全国智慧交通建设的标杆。
智能建造引领工程革新
在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现场,作为全国首个六改十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该项目创下黄河下游最大跨径桥梁等七项全国首创。项目大桥塔身高耸,为减少黄河水中施工,项目选择在老桥单侧新建六车道,成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黄河特大桥主桥建设项目。同时采用钢壳-混凝土混合桥塔技术,施工效率提升30%,交通影响降低40%,创新应用墩旁支架整联横向顶推工艺,实现小角度跨越既有高速零中断。为保障通行不间断,项目跨越现有高速的桥梁结构采用钢盖梁+钢混组合梁的结构形式,钢盖梁及钢梁均采用免涂装耐候钢,耐候钢通过在表面形成“锈层”保护膜,使其承载力和使用寿命均提高10%以上。
新材料应用突破技术壁垒
在建的庆云至章丘高速黄河特大桥,凭借其350米的跨径,刷新了世界连续桥梁的纪录。该桥采用的钢箱梁+UHPC叠合结构,不仅充分发挥了钢材的抗拉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还通过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桥梁的耐久性,预计可达到50%的耐久性提升。项目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预制构件“积木式”拼装,缩短工期6个月,打造出“智造+绿建”的示范样板。
数字技术筑牢安全防线
济南至宁津高速公路施工现场,AI安全隐患监测系统可智能识别64类风险隐患,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电力参数,建立起“智能识别-自动预警-闭环整改”的全链条安全管控体系,实现电气安全“防患于未然”。
据介绍,山东高速集团下一步将编制高速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在数字化转型、智慧高速、绿色低碳、智能建造等重点环节发力,实现工程建设与数字智慧融合发展,推动每个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再进一步。
站在新起点,山东国资国企正以科技创新塑造基建基因,用钢铁长龙勾勒出新时代的“齐鲁通途”。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