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观察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海丝”核心区建设成就之福建厦门篇

时间:2023-10-27 15:13:40作者:张华来源:本站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发挥独特优势,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省各地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打造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对外交流合作的亮点和品牌,在“海丝”核心区建设中彰显担当作为、发挥示范作用。现推出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海丝”核心区建设成效厦门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厦门市重点推进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四大枢纽建设,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打造互联互通枢纽

  一是打造“丝路海运”品牌。作为中国首个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截止今年8月,厦门港57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共开行9113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6.85万标箱,联盟成员已超300家。“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已完成,初步实现港口、航运、贸易信息资源有机整合。“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已举办五届。

  二是拓展中欧(厦门)班列与海铁联运。2015年8月,中欧(厦门)班列正式从厦门自贸区开行,成为我国自贸试验区中的首条中欧、中亚班列。2022年6月,首发“台湾-厦门-圣彼得堡”海铁联运线路,为东南亚及台湾等地区货物联通欧亚腹地提供稳定优质的物流服务。2023年8月,中欧(厦门)班列累计发送量突破10万标箱。

  三是做大做强“丝路飞翔”工程。十年来,厦门不断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已构建辐射东南亚、东北亚,联通亚欧美澳四大洲的航线网络,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达20多条。厦门新机场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用。

二、打造海洋合作枢纽

  一是加强海洋合作平台建设。厦门市已连续成功举办17届厦门国际海洋周。发挥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秘书处的作用,促进成员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持续开展海洋碳汇基础研究和前沿摸索的研究,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被正式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二是建立海事商事纠纷综合解决平台。2021年11月,厦门海丝中央法务区启动建设。2023年3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上丝路仲裁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立的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厦门涉外海事法庭建成投用。厦门仲裁委被纳入最高院“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在厦门设立全球首个代表处。

 三、打造经贸合作枢纽

  一是推进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成功举办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等金砖“中国年”系列活动,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及大赛永久落户厦门。2022年,组建金砖智库合作联盟和培训基地联盟。上线新工业革命领域赋能平台8个,推出示范项目104个。

  二是促进双向投资。厦门市获批全国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和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城市。10年来,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额从248.7亿美元扩大到508.9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3%。跨境电商业态加快发展,厦门跨境电商综试区位列商务部评估综合排名第一档。象屿集团投资印尼的年产250万吨不锈钢一体化冶炼项目取得良好的效益。

  四、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枢纽

  一是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厦门市蝉联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综合功能区第一名。已成功举办六届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与“中国图书版权超市”一起入选商务部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

  二是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职业院校,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形式多样的教育及文化交流活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办学7年来,已培养了五届毕业生共3358人。

  三是拓展国际朋友圈。截至2022年底,厦门已结交的国际友城有22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14个、友好港15个。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