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观察

重庆贵州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时间:2023-12-25 14:36:00作者: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

  11月21日—22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渝考察并举行重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会上两省市签署了《重庆市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协议,渝黔将在10个方面加强合作:

  一是深化基础设施合作。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启动渝贵高铁前期工作。对接融入国家水网,共同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共同推动乌江(乌江渡—龚滩—涪陵)三级航道及彭水、沙沱、思林二线1000吨级通航设施工程。

  二是深化现代产业体系合作。鼓励两地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加快推动贵州“六大产业基地”深度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

  三是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聚焦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贵州“科技入黔”政策,探索建立两地科技创新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与贵州科学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联动发展。

  四是深化现代能源合作。共同推进渝黔电力互联互济,探索建设黔渝煤炭交易中心,支持重庆国家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共同构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能源市场。

  五是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协同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促进“大数据+智能制造”产业联动发展。推动渝黔信息资源交换流通、算力跨省域协同服务。支持两地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互设分支机构、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等。

  六是深化通道开放合作。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支持陆海新通道运营(重庆、贵州)有限公司高度协同、市场共享,共同争取通道培育政策,实现运作、规则、品牌“三统一”。深化中欧班列市场拓展、线路优化等合作创新,探索共建班列定价协商合作机制。

  七是深化文化旅游合作。积极共建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合力推广武陵山区跨省市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支持两地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联合开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红色基因等特色资源,助力渝湘黔三省市交界地区边城协同发展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八是深化特色农业合作。鼓励两省市农业生产和流通企业在粮食、植物油、果蔬、肉类、调味品、中药材、烟草、饲料、木竹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合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渝黔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

  九是深化生态文明合作。探索共同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共享等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乌江、綦江等流域上下游水情信息共享、联合调度。联合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共建武陵山、大娄山生态屏障和乌江生态廊道。

  十是深化公共服务合作。鼓励两地联合办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双方相互适度增加双方高校招生名额。推动两地“双一流”建设,推进学科共建共享。加强就业、养老、社会救助及执法司法、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领域政务服务合作,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

  接下来,两省市发展改革部门将会同省市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年度工作要点,清单化、事项化、项目化共同推动落实。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