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观察

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筑牢学生饮食安全防线
副标题:河北邯郸:创新出台“学生餐配送”和“学校食堂管理”规定

时间:2024-05-20 15:48:43作者:刘海生来源:本站

  近日,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创新制定实施了《学生餐配送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规范校外供餐单位、学生食堂管理,进一步筑牢学生饮食安全防线。

  2023年12月14日,国务院食安办会同教育部等部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六个月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后,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晋宇就此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尽快制定我市学生餐配送安全、学校食堂监管行业标准,确保学生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此,我市在深入研学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外市典型经验,征集基层监管人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适时出台了“两个规定”,旨在对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推行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严密监管,进一步规范餐饮经营行为,全力保障学校食品安全。由于前期调研工作做到了细致精准,文件提出的许多规范和要求均是在全省首次提出或明确,其前瞻性、创新性均走在了全省前列,可谓是保证学生食品安全的“操作指南”。

  据介绍,“两个规定”不仅分别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监管部门、学校和学生餐配送单位的责任,学生餐配送单位的资质、学校食堂主体责任以及布局、设施设备标准和要求,还规定了从食材采购管理、加工制作、成品分装、备餐供餐与用餐、成品留样、运输配送、分餐管理到清洗消毒保洁、餐厨废弃物管理等全链条、全环节的标准和要求。

  《学生餐配送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中在全省首次明确的内容包括:教育部门不得以价格作为招标的唯一条件,选择学生餐配送单位;学生餐配送单位要广泛运用AI智能抓拍技术,在食品库房、粗加工切配区、烹饪间、分装间(专间)、餐饮具清洗消毒间、留样冰箱等重点场所设置AI智能抓拍摄像头,实现互联网+AI视频监控全覆盖;明确规定快速检验项目、标准和频次,以及餐饮具、工用具消毒方式。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中在全省具有创新性提法的内容包括:鼓励学校食堂在食品库房、粗加工区、烹饪区、备餐区、洗消区、就餐区、留样冰箱等重点场所安装运用AI摄像头,实现智能分析和自动预警;高等学校食堂应设置检验室,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设施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检验人员,定期对食品原料、食品成品、餐用具等进行检验;学校食堂需建立并实施大宗食品公开招标、不得以价格作为招标的唯一条件选取大宗食材供应商;学校食堂宜配备不锈钢材质的餐饮具、工用具,定期检验餐饮具、工用具消毒效果,达不到消毒要求的,应查明原因,及时整改;推广采用餐饮具双消毒方式,即洗碗机清洗消毒和热力消毒两种形式共存,原则上应自行对餐用具、工用具消毒,不得委托第三方机构消毒,减少二次污染环节。

  市市场监管局介绍,除出台“两个规定”外,该局还在全省率先制定了《邯郸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工作规范(试行)》,创新细化了各级食药安办、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健全责任链条,简化了包保干部督导程序和要求,明确了对包保干部督导发现问题处置程序,确保了食品安全监管有力有效,交办事项落实到位。

  在全市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该局分别于1月12日、4月10日召开专项部署会和行动推进会,组织辖区内所有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立即开展自查,组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排查整治;强化行政约谈,充分运用“三书一函”,即挂牌督办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和提醒督促函,进一步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先后行政约谈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2600余人次;强化督导检查,由局领导带队组成五个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专项督查,对存在问题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跟踪问效,确保整治行动成效。同时,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交叉互查行动,着力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消除食品安全问题隐患105个。全市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对2244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含承包)、20家校外供餐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隐患616个,督促现场整改509个,限时整改107个,下达《提醒敦促函》5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1起,罚没金额5.81万元。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耀峰表示,“目前,我市校园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稳定向好,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真正把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让孩子安全放心地吃好每一餐”。(通讯员:崔桂敏、赵春辉)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