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图景】 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的学生们迎来了崭新的塑胶跑道。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他们纷纷步入明亮的教室,那里配备了智慧黑板、空调及护眼灯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教学楼内,录播室、未来教室等先进教学设备可满足远程直播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形态。去年9月,这所学校迎来首批500名高一新生。为顺应更多学生高中入学需求,新吴江区青云中学建设项目于2022年启动,总投资金额达2.15亿元,新建建筑面积3.4万余平方米、改建1.1万余平方米。新办高中设计规模为12轨,可提供1800个高中学位,预计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满足更多人就近上学的需求。
不仅满足了高中生的需求,也回应了大学生们的期盼。南京审计大学浦口校区内,一栋栋崭新的学生宿舍楼正拔地而起。“听说新宿舍很快就能入住了!”路过的学生满是期待。“项目建成后,将增加678间宿舍,可满足2691名学生的住宿需求。”南京审计大学基建处处长丁舰丰介绍,宿舍项目规划包括3栋学生宿舍楼的建设,以及变电所、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目前,3栋宿舍楼已顺利封顶,预计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有了学习生活的舒适场所,还需心灵成长的港湾。2024年,江苏省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初中心理辅导室,这些辅导室不仅硬件设施达到省级标准,还提供了专业、贴心的心理健康服务,如阅读测评室、个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游戏室等功能区,每周都有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个体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在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春晖校区心理辅导室,“青春成长指导中心”的牌子闪闪发亮,阅读测评室、个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游戏室等功能区温馨舒适。这里每周都安排有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减轻学习压力,并进一步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温暖扫描】 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这是千家万户共同的期盼。在2024年度省政府12类55件民生实事中,江苏省教育厅牵头的3件“学有所教”民生实事项目均已高标准完成,部分项目超额完成。例如,在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学生们享受到了全新的塑胶跑道和现代化教室设施,智慧黑板、空调、护眼灯等一应俱全,新建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改建1.1万平方米,新办高中设计规模12轨,可提供1800个高中学位。此外,南京审计大学浦口校区内新建的宿舍楼将为2691名学生提供住宿,满足了更多学生就近上学和住宿的需求。2024年,全省共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30所,建设省属高校学生宿舍项目49.2万平方米、完成1652栋省属高校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建设224个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有效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
‘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涌现,教育资源布局得到不断优化,优质学位供给也在不断增加,这些积极变化共同推动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苏州市教育局发展规划与财务处副处长吴国平介绍,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需求,2024年省民生实事项目苏州市新建改扩建4所高中项目已全部完成。下一步,该市将根据相关普通高中布局规划,持续做好高中资源建设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入学需求。
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和维修改造工作,事关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密切关注的民生实事。为保障财力向民生和基层倾斜,省财政以“学有所教”为宗旨,在四年内已安排16亿元支持省属高校建设学生宿舍,并新增8.58亿元用于维修改造600栋高校学生宿舍,旨在进一步优化学生居住环境。
2024年年初,省政府将“建设200个左右标准化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泰州市承担了12个项目建设任务。泰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蔡俊介绍,12所学校严格遵循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省中小学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自去年年初起便着手规划、选址,并顺利完成招投标流程,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泰州市教育局“润心”专班组先后于去年7月、秋季学期开学初和9月下旬,共3次对全市12个项目开展实地检查,督促学校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高质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该市12个建设项目均已通过验收,于2024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代表委员点评】 “高校学生宿舍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不仅事关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也事关千万家庭教育获得感。”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金科曾围绕省内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情况,开展多次专题调研,并在去年省两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省属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提案”。去年,多所高校完成学生宿舍改造提升项目,大幅提升了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高校宿舍建设等民生项目的稳步前行,不仅彰显了社会关怀,更让我们对未来满怀憧憬与信心。”金科表示,今年省两会,他还将继续围绕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言献策,“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坚定迈进,每位学子都将在更加优质且均衡的教育沃土上茁壮成长,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