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新疆工程学院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格局 推进心理育人工作走实走深

时间:2023-11-24 16:17:10作者:来源:新疆工程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围绕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减少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渠道、系统化体系化心理实践活动为平台、规范化现代化心理体验和心理咨询为保障、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工作局面。
一、健全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心理健康规章制度。学校党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制订了《新疆工程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新疆工程学院心理建档学生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学期召开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题推进会,保证心理健康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二是配齐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按照1:4000 的师生比,足额配备心理健康专职人员5人,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4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1人。通过选派人员参加心理健康系统培训,打造了一支由31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三是选优配强各学院心理专干。每学院选派一名专职辅导员担任心理专干,具体负责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现有心理专干全部通过心理咨询系统培训,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二、丰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004年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研室,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32学时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1门和公共选修课3门,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二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题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优秀教学资源观摩学习以及讲课比赛等方式,提升任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创新心理实践活动形式
       一是完善普及教育体系,主题活动效果突出。学校充分利用“3·25”大学生校园心理文化节和“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辩论赛、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游园会、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活动,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其中心理情景剧大赛被评选为“十佳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心理健康主题辩论赛被评选为“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活动”。2023年5月,学校组织的“心心相融 温暖相伴”“三进两联一交友”师生心理游园会,2000余名师生参与,交友师生在活动中密切配合、团结一致,深化了友谊,增进了感情。二是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在“3·7”女生节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5场,引导学生关爱女性、关爱自己;在世界睡眠日开展睡眠状况调查和科普宣传,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在“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邀请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医生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心理疾病科普微课,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疾病观。三是面向毕业生和新生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师生反响较好。2023年共开展“新心向阳”新生班级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186场、“为心赋能 筑梦远航”毕业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17场,累计参与学生7000余人次。四是充分发挥网络心理育人作用,巩固心理防护屏障。2023年通过学工系统微信公众号推送心理健康活动宣传报道、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心理微视频、减压冥想音乐等推文80余篇,对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以及助人自助的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设立“解忧杂货铺”用于学生在线预约心理咨询和心理功能室体验。五是指导心理协会工作,发展学生组织能量。落实学校社区党工委心理育人进社区工作要求,指导心理协会每周在学生社区开展读书分享会、心理电影赏析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心理素养。
四、精准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一是学校形成了“三个一”学生心理动态监测机制,即每周进行学生心理动态摸排,每月召开心理建档学生研判会,每学期开展全覆盖的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确保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二是根据《心理建档学生管理办法》加强重点群体管理,对已发现的心理问题学生实行建档管理、一对一帮扶、定期研判、精准施策,注重帮扶实效,促进学生恢复健康、顺利完成学业。三深入推进医校协作。与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建立医校协作关系,畅通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绿色通道,为心理建档学生帮扶和重点群体管理提供专业指导。四是重视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成立生命教育工作室着力开展生命教育活动。2023年全覆盖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9场,每周日在线开展“爱与感恩”读书分享会8场参与学生达3000人。五是提升心理咨询服务水平。通过微信平台、钉钉公告以及任课教师、心理专干、班级心理委员等进行心理咨询宣传,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主动求助的自觉性;推行电话、微信、解忧杂货铺预约以及现场预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
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心理危机预防四级网络,每年分层次开展专题培训,提升队伍的工作能力。一是加强心理健康专兼职队伍建设。2023年以来,选派人员参加心灵图卡、心理沙盘、危机干预等心理咨询技能培训8人次,邀请专家对31名心理健康专兼职老师开展为期8天的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科普知识系列培训,全面提升心理健康专兼职队伍工作能力。二是常态化开展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2023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家校沟通技术、心理帮扶工作开展等专题培训28场,委托新疆泰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设校内班对55名辅导员开展为期九天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同时编制《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指导手册》并发布至各学院,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三是重视心理委员队伍建设。2023年开展心理委员培训专题培训两期600余人参加,208名心理委员完成全国心理委员平台MOOC学习并通过考核,心理委员队伍工作能力大幅度提升,再次有一名心理委员获评“全国百佳心理委员”;开展第六届心理委员技能大赛和“全国百佳心理委员”经验分享,展现优秀心理委员的工作风采,发挥引领作用。四是扩大心理健康培训范围,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开展新进教师、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宿舍长以及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心理健康专题培训20余场。
六、打造心理育人智慧新平台
       一是经费保障充分。每年拨付心理健康工作专项经费25万元,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师资队伍培训以及心理实践活动。二是心理育人平台建设完备。2023年学校投资150万元新建了400平方米的标准化、智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场所,设有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预约接待室(图书阅览室)、心理沙盘室、团体辅导室、认知调节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等14个功能室,引进了心海心理测评系统、智能宣泄系统、虚拟现实心理干预系统等,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服务。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接待师生参观体验近3000人次。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