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是关键。据此,岳阳市湘阴县出台《关于加强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采取建队伍、强培训、定准位、勤关怀、严考核的“五步走”工作法,加强学生资助队伍建设,科学、系统解决基层中小学校、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资助工作队伍不稳定、工作效率不高、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需要等问题。
建队伍,牵好“牛鼻子”,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对资助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要求,500人以上学校选配1名资助专干和1名及以上资料员,500人以下学校选配1名资助专干,乡镇(街道)各中学、完全小学辖区内的教学点、幼儿园,均至少明确1名资料员。资助专干一般由学校中层骨干担任,全员精通电脑操作,并报县教育局备案,以确保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相对稳定。目前全县181所学校,共计配备资助工作人员199人,其中资助专干61人、资料员138人。
定好位,找准“立足点”,健全岗位职责机制。明确校(园)长资助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负责协调解决实际工作困难,加强与当地职能部门、乡镇、社区联系;教务处(教导处)负责提供准确、完整的学生学籍档案,形成齐抓共管的资助工作新局面。明确资助工作人员10条职责,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方案、计划,宣传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动态,牵头组织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摸底,汇总、掌握、上报贫困学生基本信息,按时、精准做好各资助系统数据上传、审核等,厘清资助工作的权责和边界,为每一位资助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提供工作航标。
强培训,提升工作“本领力”,健全教育培养机制。建立县、乡、校三级培训体系,通过“菜单式”、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重点针对现阶段涉及的专项内容,分学段、分类别,开展系列培训、指导,提高一线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县级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每学期集中培训资助工作人员至少一次;分期分批选送优秀骨干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学生资助联合工作组,负责辖区学校一线资助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学生资助政策纳入全县校(园)长培训内容,资助工作人员参加各级培训情况,纳入专任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年均培训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资助工作人员800余人次。
勤关怀,激发“新活力”,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建立资助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为资助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用于开展培训教育、表彰先进、调研实践、改善设施设备等;完善资助工作人员待遇保障体系,根据办学规模,将资助工作量换算成课时,为资助工作人员津补贴发放提供合理合规的政策支持;将优秀年轻资助工作人员纳入全县中小学校管理岗位后备力量“库”,在评优评先、晋级晋升中,重点向优秀资助工作人员倾斜。开学初,创新性将最新资助政策印制到学生作业本扉页,帮助学生及家长了解资助政策,为资助工作人员政策宣讲工作“减负”。
严考核,常敲“提醒钟”,健全管理考评机制。把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并对学校资助常规工作、业务培训、乡村振兴考核、资助育人及上级督导检查等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按年度评选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对于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典型、优秀资助育人事迹,大力宣传推荐;对工作滞后、业务不熟练、无法独立完成系统操作的资助工作人员要求学校对其解聘;因个人原因造成工作失职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一年来,调整工作人员5人。
通过基层学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湘阴县基本建成了县、乡、校一体,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湘阴县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乡村振兴考核A类单位”,并于2022年被评为“湖南省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先进单位”。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