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湖南省以高水平教育统计工作 服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1-03 17:18:06作者:来源:湖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湖南省教育厅不断深化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持续强保障、提质量、重应用,以高水平教育统计工作服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保障,夯实工作基础。将教育统计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全方位强化保障,着力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强化思想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扛起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政治责任。将统计法律法规纳入厅党组理论学习内容,树牢依法统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坚持依法治统、科学施统,保障统计机构和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二是强化队伍保障。建立多层组织架构的统计队伍,省教育厅形成了发展规划处归口管理、各相关处室分头负责、信息中心技术支撑的工作格局。各高等学校、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了专门岗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设立了统计专干,构建了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统计工作队伍体系。切实加强统计业务培训,通过专题培训、工作部署会、数据汇总会等方式开展覆盖四级的统计培训,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常态化。三是强化条件保障。省本级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确保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并督促各地各校切实保障统计工作的经费投入,做好相关的软硬件条件保障。以信息技术手段赋能统计工作,自主开发数据校验、比对软件和查询工具,提升数据采集填报、审核分析、共享应用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助推统计工作提质增效。

       全面核查,提高统计质量。将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多渠道加强数据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一是开展电子台账比对核查。建成覆盖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信息的统计电子台账,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代码、校舍、在校学生、教职工等数据进行二维码标记,并与全国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捆绑校验,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比对,实现台账数据与统计数据严格对应、无缝衔接,有效挤出了数据水分。二是开展管理系统比对核查。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资助管理系统、重点项目管理系统等业务工作信息平台的作用,将业务工作产生的学校、学生、教师、经费、资助、乡村振兴等业务数据与统计数据进行比对验伪和复核整改,推动统计数据与业务工作保持一致性。三是开展重点事项比对核查。定期组织对出错率高、历史曲线异常的数据进行技术比对,有效减少数据错报。协同业务部门重点对学校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寄宿生、大班额等涉及绩效考核、经费拨付的数据进行逐一核实,有效遏制数据虚报。每年随机抽取部分学校进行实地核查,按“一校一报告”形成核查整改反馈意见,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有效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

       服务发展,拓展数据应用。将服务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落脚点,积极探索统计数据应用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拓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一是服务工作决策。精心组织开展统计数据分析,编印《湖南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提要》《湖南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湖南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组织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基于教育统计数据,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出生人口减少对教育的影响等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分析,印发了《关于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切实做好中小学教师优化配备与培养培训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通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支撑。二是服务监测预警。开发湖南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监测平台,以统计数据为依托,对各地教育普及、教育结构、教育质量等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行全面监测。建立以高等学校师资、占地面积、学生宿舍等办学条件数据为重点指标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预警体系,及时监测高等教育发展发展短板。利用统计数据对各地公办园建设、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督促各地按质按量完成重点工作。三是服务公共需求。开发“掌上数据”APP,实现教育统计数据随时随地可查可用,方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时掌握事业发展状况。通过教育政务网及时公布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发展公报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概况,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使用需求,为社会了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数据窗口”。与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数据协同机制,定期将统计数据共享至相关省直部门,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助力湖南省大数据枢纽建设。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