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减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酒泉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实施方案》,努力为教师营造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去年以来,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市教育局制定印发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集中整治教师非教学任务过重问题工作方案》,采取四项措施,对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过重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统筹谋划,起底摸排,迅速启动整治工作。2023年12月下旬,市教育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扎实安排部署。印发了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逐项制定了工作目标、工作措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包抓科室,整治工作正式启动。组织各县(市、区)、局属各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市直中小学,针对教育领域困扰教师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行政部门事项进校园呈隐形变异态势及教研教改等活动缺乏有效统筹规范等问题,对中小学教师承担非教学工作任务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摸底。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共摸排出手机APP负担过重、非教育教学事项进校园过频、教学教研工作形式化碎片化浅表化三大类问题共76项,经分析研判,全面取缔59项,保留17项。集中整治工作为期6个月,分“自查清理、集中整改、督导检查、强化巩固”四个阶段进行。目前,第一、第二阶段整治已基本完成,第三、第四阶段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全面清理,分类治理,坚持从源头减负。按照“全面卸载,确有需要,再审准入,规范应用”的原则,截至2024年1月15日,全市中小学校手机APP及网络平台泛滥的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清理各类应用程序、网络平台、打卡签到等事项29项,其中取缔17项,保留12项。与教学无关的“甘快办”“链工宝”“甘陇风采”、“甘肃河湖长制”等APP全部取缔。一些与教学及党团建有关的APP,如“宪法小卫士”“安全教育平台”“青骄第二课堂”“红领巾爱学习”“青年大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线上系统”等予以保留,但不要求师生人人注册、签到打卡,由学校统一注册后,安排专人负责,将相关内容安排进班会课、社会实践课集中学习即可,不单独登录、不统一排名,以后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APP也不得随意安排和强制使用。市教育局在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每周一至周三为无会日,抓实精文减会,各学校在春季开学前全面修订公文及会议制度,切实做到从源头减负。
严格审核,强化管理,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清理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47项,其中取缔42项,保留5项,保留事项主要包括学校安全督导检查、消防安全检查、食品安全检查、卫生健康检查等。各部门面向中小学实施的各类非教学类进校园事务统一归口、提级管理,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避免多头检查,给学校造成负担。各县(市、区)狠抓落实,未经市、县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各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得入校开展检查、评比、考核等。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学校和教师少跑路”,避免数据多头统计和材料重复报送的顽瘴痼疾。
科学规划,优化整合,提高教学教研质效。市教育局制定《全市教育系统集中整治教研碎片化浅表化工作方案》,深挖问题根源,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责任。广泛吸取基层意见建议,今年春季市、县、校三级教师整训主题更加集中、形式更加多元,提升教师、服务教学的导向更加明确,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名师示范,既有全体大培训,又有分段分科小教研,为基层研训整治树了标杆、做了表率。坚持“加快创新、研训赋能、教师减负、教学提质”要求,聚焦交叉重复、低效高耗的教研、培训项目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优化教研活动清单,既突出市、县、校三级各自的主体性、又实现不同层级教研的一致性和系统性,探索富有酒泉特色的低重心、高效率“研教训一体化”的新路径,以支撑“教师减负、教学提质”的转型需要。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