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以“弘扬三种精神,凝聚强国力量”为主题的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院所”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活动在广州圆满举办。活动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贵州省教育工会与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广东省总工会对外交流中心、贵州省科卫文体旅工会共同承办。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慧参加活动。
在聚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为深化粤黔合作,推进贵州主动融入大湾区,贵州省教育工会共选送全省教育系统3名劳模和1名思政教师参与宣讲。
(活动现场)
让劳动光荣成为不灭的光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认识了粤贵两地更多教科文卫体共同努力的劳模们,被他们的奋斗故事所感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教师刘芳表示,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的老师,将通过学校的师德师风讲座给老师和学生多讲劳模故事,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之外,还要做好弘扬三种精神的思想引领工作,我将会利用好清镇职教城的“刘芳工作室”,刘芳表示。
(刘芳带来的劳模讲述《不灭的光》)
一颗初心、几代传承,以身作则、不负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师范大学肖时珍教授表示,要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好三种精神,教师就应该首先深刻领悟、坚持、践行三种精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除了言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身教,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现润物无声的自然传承。
“从我的老师的老师杨明德教授一辈,到我的老师熊康宁教授一辈,再到我们及我们的学生,便是这样一路传承下来的。”肖时珍说道。
(肖时珍带来的音诗画宣讲《不负青山》)
充实精神食粮,共赴美好“黔”程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王涛表示,三种精神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意味着难得的精神食粮,弘扬三种精神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和坚定中华文化劳动自信的需要,更是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需要。他指出,三种精神对职业院校学生入心入脑,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进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重大战略的需要。
对于怎么通过“双进”活动让三种精神走近学生,王涛说:“下一步,我们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劳模,采取互动或者参与等宣讲形式,让更多领域的精神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王涛和思政教师惠才贤带来的对话宣讲《出山越海 共赴“黔”程》)
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院所”活动旨在宣传展示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广大职工学先进、赶先进,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凝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的智慧和力量。根据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安排,第二场宣讲活动将于6月下旬在贵州举办。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