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做足“三个功夫”培育“乡村工匠”赋能共富发展

时间:2024-06-05 16:31:08作者:来源: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近年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以“乡村出题、高校解题、真题实做、学生出彩”的“乡村工匠”培养模式为支点,探索创新“村校共建+城乡帮扶”的共富新路径,把服务乡村振兴打造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办学成效的新课堂。截至目前,学校已连续2年获评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全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建设成效入选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一是做足“改革”功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乡村工匠”培养标准,深化村校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聚焦专业建设、教学评价、实习创业等方面,创新构筑“学校乡村双主体、教师师傅双导师、学生工匠双身份、教室田间双场所”和“校园+乡村、专业+产业、教师+技师、学生+村民、课程+村情”的“四双五融”共育体系。以乡村振兴技能需求为导向,重点深化人才培养学程模块与课程改革,实现服务乡村振兴课程链在学校26个专业全覆盖,目前已开设乡村振兴创意设计、乡村景观设计与施工实训等多门“校-企-村”合作共建特色课程,多维度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学校赋能乡村振兴案例获教育部全国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2024年6-10月,学校将作为全国首家高校参与联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二是做足“平台”功夫,提升精准帮扶质效。聚合“校-企-政-村”多方力量,共建劳模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产业学院等多个协同育人平台,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水利行业公共实训基地,把教学课堂搬到工程现场、田间地头、建设一线,切实提升学生实用技能与乡村情怀。作为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专项办公室委员单位,学校与安吉中心共建“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与松阳县政府共建“茶产业电子商务学院”,给予乡村新技术、新标准教学指导,帮助村民孵化创业项目,带动地方致富增收。近3年,学校累计组建上百支师生服务团队,指导200余个村庄环境提升、415个基层小微型工程改(建)造、480个农村电商发展。

        三是做足“机制”功夫,夯实共建保障基础。建立健全服务乡村振兴保障制度,对参与乡村振兴服务的师生给予绩效评价、业绩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政策倾斜,如教师职称评定中设置社会服务特聘岗、学生实行学时互认与学分互通制度等。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委员会,积极推进国家级乡村振兴专题资源库建设,建立年、季、月工作进展反馈与沟通机制,确保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按照“支部建在专业上,党建业务相融合”的原则进行专业建设与管理,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省级样板支部”全覆盖,建成全国高校样板支部。2024年,参与由浙江援疆指挥部组织的“千万工程”阿克苏行动,与新疆理工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签订党建共同体。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