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 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时间:2025-03-05 17:31:20作者:来源:本站

   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暖,各类疾病也悄然进入高发季节。其中,带状疱疹作为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因其疼痛和可能留下的后遗症而备受关注。

  专家建议,科学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熬夜、注意保暖等。

      “针扎火烧” 疼痛难忍

  “不能碰,睡不着觉,越到夜里疼得越厉害,如‘针扎火烧’。”近日,家住北京的严女士腰间至右胸前突然出现一片红疹,起初只是轻微瘙痒,但随后刺痛难忍,后确诊为带状疱疹。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岳剑宁介绍,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为单侧皮肤出现成簇水疱伴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往往伴随着皮肤上出现的水疱沿着一条或多条神经分布的区域散布,通常呈“长条带样”,俗称“缠腰龙”。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在康复后可能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尤其是老年患者,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理与人体免疫力的强弱有着密切的联系。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主要发病群体。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服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患者,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此外,在面临巨大压力、生活作息混乱、休息不充分的情况下,部分年轻人同样可能遭遇带状疱疹的侵袭。

  岳剑宁特别提示,尽管带状疱疹多见于腰部和胸部,但它并不局限于此,实际上,身体的任何含有神经的部位,如头部、颈部、胸部、腰部乃至四肢,都可能成为带状疱疹的‘栖息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育介绍,除了常见的皮肤型带状疱疹外,还存在多种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表现,如眼部周边及耳部周边的带状疱疹等。其中,眼部周边的带状疱疹对眼球包括角膜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耳部带状疱疹会引发耳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往往还伴随着面瘫症状的出现,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听力减退。

       长期潜伏 容易复发

  事实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婴幼儿时期就已潜伏在体内,大部分人在小时候都得过水痘。然而,病毒并未被完全清除,而是隐藏在身体的某些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防线薄弱时,无论是因劳累过度、环境变化、岁月侵蚀,还是慢性病缠身,潜藏的病毒都可能趁机‘苏醒’,从而触发带状疱疹的爆发。带状疱疹在发病前常有一些前驱症状,如乏力、低热、食欲缺乏或皮肤出现烧灼感和神经痛。

  一些对带状疱疹的认识误区,导致不少人在预防和治疗上走了弯路。比如,针对“带状疱疹不会传染”这一说法,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说,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带状疱疹在发病初期及急性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有老人及儿童时,需特别加强防范,避免交叉感染。一旦进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阶段,其传染性一般很小,甚至可视为不具传染性。

  不少人认为“带状疱疹治愈后不会复发”,岳剑宁表示,带状疱疹病毒在初次感染后,会在人体内长期潜伏,这意味着患者并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因此,得过一次带状疱疹的患者,在免疫力下降时仍有可能复发。部分人群由于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了带状疱疹再次感染的风险。

       提高免疫 接种疫苗

  “早预防、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岳剑宁说,疫苗接种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90%以上的人都不会患上带状疱疹。目前我国已有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和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两种选择,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注射要求是年龄在50岁以上,需要两次注射完成免疫接种,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间隔两个月;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注射要求是年龄在40岁以上,注射一次即可。适龄人群可到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咨询接种。在接种疫苗时,应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选择。一般而言,带状疱疹疫苗的保护效力可持续5至20年不等,具体时长则因个人体质差异而有所变化。

  岳剑宁特别提醒,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在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前,应详细咨询医生,评估自身情况和接种风险,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接种疫苗。对于正在罹患带状疱疹的患者,建议暂缓接种,待疱疹完全康复后再行接种;若患者同时伴有急性发热症状,例如高烧,也应推迟接种时间,以防病情恶化或削弱疫苗效用。

  “一旦发现带状疱疹症状,应立即就医,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以减少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切勿因‘忍痛’延误治疗。”岳剑宁说。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