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大型手术之后,由于术后需要制动或者术后止血药物的应用,导致血管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形成深静脉血栓;②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血流缓慢,体内凝血机制高于抗凝机制形成栓子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③严重的创伤,导致血管损伤过多以及止血药的应用,比如骨折等;④恶性肿瘤患者能够释放促凝物质使血液达到高凝状态,形成血栓;⑤特殊药物的使用导致血液高凝,比如口服避孕药、脱水药等。⑥先天性的疾病引起的体内抗凝物资缺少,比如抗凝酶缺乏等。另外,高龄、吸烟、怀孕、肥胖、肾病综合症、偏瘫等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客观原因。
2.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
2.1早期活动
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大手术后的患者,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事实上,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2物理预防
主要包括:间歇充气加压(IPC)、梯度压力弹力袜(GCS)和足底静脉泵(VFP)这三种,三种方式的主要机制,都是模仿人体活动时腿部或足底肌肉收缩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 从而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其淤滞,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所以当患者由于客观原因不能下床活动时,就要使用人工方式使“下肢活动“
2.3间歇充气加压
间歇充气加压是将充气腿套固定于脚踝至大腿处,通过加压泵在充气腿套中反复吹放气,在脚踝、小腿和大腿处分别施加不同的压力,以模仿骨骼肌以泵血的形式加强腿部深静脉的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回流,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
2.4梯度压力弹力袜
梯度压力弹力袜是把具有弹力压缩的长袜穿套于脚踝至大腿,在脚踝处的压力最高,向上产生依次递减的压力,以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缓解疼痛和肿胀,加快血流速度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5足底静脉泵
足底静脉泵主要原理是通过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足底上的脚套充放气,以压缩足部肌肉,模仿人体正常行走时脚部的肌肉收缩状态, 促进血液的回流,防止血液淤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2.6密切观察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因此,严密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至关重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表现是下肢疼痛、肿胀和静脉怒张。因此,要对比双下肢肤色、皮温、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用尺子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2.7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即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液黏滞性,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患者一定要听从医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最大程度上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沧州市中心医院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