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赋能千行百业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市场供需两旺

时间:2025-09-18 11:27:49作者:来源:人民网

孙红丽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乔雪峰)近年来,随着技术跃迁、应用深入,人工智能加快落地。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融入千行百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今,我国产业结构正积极转型升级,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需求旺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储备数量、培养质量与发展潜能是支撑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融入千行百业,带来旺盛的人才招聘需求。据脉脉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显示,2025年1至7月,AI领域人才市场供需两旺,AI新发岗位量同比增长超10倍,简历投递量也暴涨11倍。“算法”相关人才持续紧缺,其中“搜索算法”人才紧缺度最高,5岗争2人。非技术岗数量同比增长7.7倍。

截至2025年7月,平台上有超1000家企业发布了7.2万个AI相关岗位,涵盖互联网大厂、外企、车企和AI垂类企业。热招企业和高薪企业均呈现大厂与垂类企业竞相发力的格局。

不同规模企业的AI化进程显著加速,新发岗位AI渗透率明显提升。2025年1至7月,新经济行业新发岗位AI渗透率超过10%,较去年同期提升10倍以上,且随企业规模扩大而提升。《报告》显示,“新发岗位AI渗透率”为新发AI相关岗位量在所有新发岗位中的占比,是衡量企业对AI投入的重要指标。

平台数据还显示,AI人才流动性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在职时长为2.02年,显著低于新经济领域人才的平均在职时长2.91年,62.99%的AI人才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跳槽。

“有AI项目经历的求职者更新个人履历之后,其个人主页访问量通常能获得显著提升,获得更多职业机会。”脉脉商业运营总监杨滢表示。

专家指出,成功的人才战略需要构建双向价值认同,企业精准识别高度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人才,人才则需找到释放潜能的创新平台。这需要耐心,更需要专业评估与前瞻洞察。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