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全称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中文名叫“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导管植入术。这个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应用的,最初主要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输液。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现在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各种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虽然PICC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居家护理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PICC的居家护理吧!
首先,我们要明白,PICC是一种导管植入术,需要保持导管的通畅和清洁。因此,在居家护理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导管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不要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液体,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2.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做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以免导管受到牵拉或者压迫。
3. 避免接触污染物:避免让导管接触到污物或者污染物,以免引起感染。
4. 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每周更换一次。更换敷料时要洗手,避免触碰导管和敷料。
5. 定期检查导管: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或者破损等情况。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
1. 不要在置管侧手臂进行血压测量、抽血、肌肉注射等操作,以免对导管造成损伤。
2. 在洗澡时,可以用保鲜膜将置管部位包裹起来,以免水进入敷料引起感染。
3. 在穿脱衣服时,要小心避免将导管勾住或者拉扯。
4. 在进行某些运动时,如游泳、瑜伽等,要避免过度拉伸或者弯曲手臂。
了解了这些注意事项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如何进行PICC的居家护理了。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因为我们的手是接触PICC导管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手部不干净,很容易将细菌带到导管上,引起感染。所以,在每次进行居家护理前,一定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或者使用酒精擦手液进行消毒。洗手的时间至少要持续20秒以上,确保手部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洗干净。
接下来是更换敷料的步骤。首先,要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避免在潮湿或者脏乱的环境中进行操作。然后,将新的敷料轻轻撕开包装,注意不要触碰到敷料的内面。将新的敷料覆盖在导管上方,并用胶带固定好。注意胶带要贴平整,不要留有空隙或者气泡。在更换敷料时,要保持导管的位置固定不动,以免将导管拉出或者移动位置。
除了以上的基本操作外,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PICC的居家护理。比如在穿脱衣服时,可以将置管的手臂放在前面或者侧边,避免与衣服产生摩擦或者勾住。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可以轻轻地旋转导管或者移动手臂的位置,以减轻置管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如果发现敷料有潮湿、松动或者异味等情况,要及时更换新的敷料,并检查导管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最后要强调的是,PICC的居家护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有耐心和细心。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小技巧,就可以有效地保护好导管,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要记得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复查,以确保导管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PICC的居家护理吧!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外科 李娜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