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哪些人群需要结肠镜检查

时间:2024-08-22 15:17:26作者:来源:本站

  目前,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结肠镜检查日益受到重视,很多人会选择把结肠镜检查作为健康查体的重要内容。临床检查结果显示,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通过结肠镜检查,结肠病变的检出率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对于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人群。当然,大部分的肠道疾病还是良性病变,通过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对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肠镜检查相信很多人听说过,是临床用于检查肠道疾病的很重要的一种检查方式。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在使用药物让患者放松后,将一根末端带有摄像头和光源的细管从肛门推入,依次经过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脾区、横结肠、肝区、升结肠、回盲部直至看到回肠末端,并观察肠腔内壁的情况。电子肠镜虽然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肠道检查手段,但是很多患者因恐惧而不愿去检查,也有很多患者不清楚检查的必要性,那究竟哪些人是需要查肠镜的呢?

  1、便血的人

  特别是年龄45岁以上或者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者最好到医院做个结肠镜检查;

  2、贫血的人

  有时候,右半结肠癌病人常表现为贫血症状,因此,贫血病人应该到医院接受肠镜检查;

  3、反复腹泻、腹痛的人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均会导致久泻、腹痛等症状,结肠镜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4、便秘的人

  有便秘症状的病人,经常会口服一些含有蒽醌类成分的通便药,容易导致大肠黑变病,所以需要做结肠镜检查看看;

  5、大便习惯突然改变的人

  排大便有规律且大便形状规则是一个人肠道健康的表现,当出现排大便次数多,大便形状变细,伴有黏液便时,最好选择结肠镜检查,肠道可能长坏东西了;

  6、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及食欲减退者

  结肠镜检查可以排除结直肠肿瘤的可能;

  7、有结、直肠息肉或肿瘤手术史的人

  要定期行结肠镜复查,因为息肉也可能会恶变成癌,术后也可能会复发;

  8、有家族性息肉病或家族性多发息肉病史的人

  初次结肠镜检查的时间需要提前至儿童时期,应该在12-14岁开始筛查。

  当符合以下情况时,我们建议行结肠镜检查:

  ·年龄超过40岁。

  ·有肠道疾病家族史或者患有某些疾病(如口周有明显的色素沉着等),使自身患肠道疾病的机率偏高。

  ·便血,尤其是颜色暗红的陈旧性便血。

  ·黏液脓血便。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排便性状改变(便秘或腹泻);排便频次改变。

  ·不明原因的贫血,出现疲劳和乏力。

  ·不明原因长期腹痛或者肛门痛。

  ·下腹部包块或不明原因消瘦。

  ·既往有结肠肿瘤或者结肠息肉病史。

  ·既往有结肠炎症性疾病等需要定期监测复查。

  ·相关指标异常,如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清癌胚抗原等指标升高。

  ·相关影像学检查(如CT、消化道造影、磁共振、B超等)显示肠道异常的检查结果,需借助结肠镜进一步明确诊断时等情况。

  ·肠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1)取报告:检查结束半小时左右。如有其它特别情况如取息肉等,需要留院观察。2)检查结束后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可能会出现腹胀不适,排便、排气后会逐新缓解。如腹胀明显,持续不能缓解,请您告诉医生或护士,会作相应处理。若发现严重出血或剧痛等现象应立即通知病房护士;若已返家,应立即来院就诊。3)避免剧烈运动,无痛患者24小时禁行精细操作如驾车、骑车等。4)无痛内镜检查后2小时可以喝温水,如无不适,可进食清淡温凉易消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5)无痛检查后患者需要复苏,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离院时间。请家属在等候区安心等候。

  ·如果进行单纯的结肠镜检查后,大多数患者可正常饮食,但如果时是做无痛肠镜检查的话,因为麻醉药物的作用,大多数医生会建议患者当日避免开车和工作。另外,检查后近几天内,需要观察有没有便血,剧烈腹痛、体温升高等症状。检查之后2小时内不能喝水也不能吃东西;

  检查当天建议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如:米汤、薄粥、少量藕粉等)易消化清淡饮食。肠镜检查并切除肠息肉后饮食注意#治疗后2小时内不能进水进食;

  2小时—6小时后可少量进食半流质食物(如:薄粥、少量藕粉、鸡蛋羹等),只能吃6—7分饱;

  一周后可少量吃点低渣食物(如:软饭、鱼肉等)。

  禁忌一周内不能饮酒、忌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一周内不能服用抗凝剂药物;一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如:广场舞、爬山、重体力家务劳动等)。需要住院观察至少一个晚上;每次排便需要观察下,如果有便血、大便颜色发暗发黑,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有肠镜病理,一周后记得取活检结果;息肉患者,每年复查一次,建议家人也定期做检查(因为息肉有一定的遗传性)。

  石家庄市中医院肛肠一科 彭彪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