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北京市将建立区域性大宗食材采购平台,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自2023年9月起,海淀区率先启动了校园食品大宗采购平台的建设工作,并成功构建了完善的供应体系、可追溯机制以及企业退出流程。该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品原材料采购100%纳入该平台。
此模式成效显著,即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为此,本市将积极引导学校自营食堂及承包食堂实施大宗食材的集中采购策略,并致力于探索并建立健全区域性大宗食材采购平台。各区将通过自建平台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建立完善食品原材料标准体系,严格供应商资质审核,为学校提供高效、安全、透明、优质的食材供应服务。
北京市教委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局开展的中小学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工作,目前已有99所学校通过验收。北京市教委表示,营养健康食堂不仅要在学生膳食营养健康均衡、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据统计,新学期伊始,众多中小学纷纷推出新举措,致力于提升校园餐饮质量。北京汇文中学朝阳垂杨柳分校的智慧食堂系统投入使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工作人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备餐,减少浪费,并借助内部反馈系统,直观了解到师生对菜品的满意度情况,优化调整“不受欢迎”菜品。引导学生饮食习惯方面,西城区香厂路小学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了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给学生开设了“食育坊”,推出“节气与美食”系列食育课程,引导他们系统了解营养健康知识,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
此外,该平台还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食材采购、存储、加工、配送等环节的全程可追溯,确保每一份食材的来源清晰、质量可靠。同时,平台还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将及时清退,以保障食材供应的持续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的持续稳定,本市还将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还将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学期,新气象。本市通过建立区域性大宗食材采购平台,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的食材供应服务,也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