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安徽:创新驱动,解锁汽车产业增长密码

时间:2025-02-11 15:03:02作者:来源:本站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安徽省芜湖市经开区就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公路上物流车辆穿梭不息,工厂内也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2月8日,春寒料峭,记者来到位于芜湖经开区的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步入智能化线控制动系统生产车间,数十台智能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行,产品历经装配、检测等工序后,逐一顺利下线。

  “这是我们最先进的线控制动系统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伯特利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喜介绍,线控制动系统产品是智能驾驶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当前正值生产旺季,设备全天候运转,六条生产线均处于满负荷状态。

  “仅线控制动系统一个单品,去年销量就增长了50%以上。”陈忠喜说,为进一步扩大产能,企业计划再扩建两条生产线,同时对原有产线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效率。“在芜湖市,我们共有六个厂区,目前已经满产了,正准备扩建新厂房。”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之一,专注于汽车底盘系统及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公司具备整车制动系统开发能力,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且在智能电子驻车系统(EPB)、汽车防抱死系统(ABS)和整车稳定控制系统(ESC)等高端电子控制产品的自主研发方面具有显著能力。芜湖伯特利为国内外一线车企如奇瑞、通用、吉利、长安、北汽、理想、福特等提供配套服务,并且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伯特利是芜湖本土成长的汽车零部件龙头,自2004年落户芜湖市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研发。2005年自主研发的制动器产品就实现量产,成功替代国外进口。近年来,伯特利凭借持续的创新与积累,产品销量迅猛增长,年均增速高达30%以上。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陈忠喜告诉记者,制动系统是整车中的核心零部件,也是安全件,对产品性能要求非常高。伯特利视技术研发为企业的生命线,长期保持研发投入占营收的约6%,紧跟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重点发力制动、转向、悬架智能底盘系统及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

  近年来,企业始终致力于核心零部件的持续迭代与优化。“2012年,新能源汽车大发展,我们开发并量产了电控制动产品和底盘轻量化产品。近年来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趋势,我们组建了智能化产品团队开发线控制动系统产品,2021年顺利实现量产。当前智能驾驶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我们又开发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于2022年顺利实现量产。”陈忠喜介绍,在芜湖市,作为首位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企业正聚焦汽车底盘领域,坚持创新驱动,开发线控制动系统第二代产品,加快智能化转向产品和主动悬架的研发。芜湖市的汽车产业链集聚了2000余家上下游企业,推动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奇瑞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突破,为本地企业树立了标杆。因此,原文中提到的企业目标——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底盘控制系统供应商,并进入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与芜湖市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当前,芜湖市正全力构筑世界级的汽车名城,以奇瑞为核心,构建起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致力于培育并壮大由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及后市场服务构成的‘三位一体’汽车产业生态体系。2024年芜湖市汽车产业链规上企业营业收入5840.3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整车领域营业收入2148.8亿元,同比增长34.2%;零部件领域营业收入1930亿元,同比增长17.2%;后市场领域营业收入1761.5亿元,同比增长47%。

  芜湖经开区以奇瑞汽车为龙头,推动整车、零部件及后市场的一体化发展。目前,该区汽车产业链企业已超过1000家,其中包括121家规模以上企业。2024年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963.1亿元、增长33.5%,实现整车产量126.9万辆、增长28.4%。

  芜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小明表示,今年将以建设芜湖国际汽车城核心区为目标,全力扶持奇瑞集团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壮大,系统性推动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及后市场服务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的‘奇瑞贡献度’、‘本地配套率’、‘长三角协同力’、‘外向型经济占比’及‘创新驱动力’,力争2025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2027年产值突破4000亿元。

  芜湖经开区不仅以奇瑞汽车为引领,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入驻,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这些企业在经开区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共同推动着芜湖市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