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已全面到来!相较传统燃油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从发动机、底盘、车身转向动力电池和电子系统,软件主导的电子系统成本已占据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是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3月18日,记者从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获悉,截至目前,重庆已汇聚超过220家汽车软件企业,形成了涵盖“车路云网图”全产业链的汽车软件生态。2024年,重庆汽车软件产业实现营收301.4亿元,同比增长27.4%,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助“重庆造”单车价值翻倍
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重庆加快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积极规划汽车软件产业,成功引进并培育了普华基础软件、长安汽车软件、赛力斯凤凰智创等众多领军企业。
例如,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汽车全角视觉融合感知系统,凭借舱内人机视觉交互、安全监测硬件及舱外全景监控摄像头提供的实时数据,成功应用于多种汽车场景,极大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程度。该系统已在长安汽车、合众汽车等多款乘用车上累计搭载18.37万台。
得益于汽车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重庆汽车产业正加速从“链条型”线性发展向“生态型”体系迭代升级。根据最新数据,重庆汽车产业的单车平均价值在过去8年间实现了显著增长,从7万多元提升至近13万元,其中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单车平均价值更是达到了23.6万元。这一价值的提升不仅反映了重庆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重庆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政策赋能与技术创新
“重庆造”汽车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2022年,该市发布了《重庆市发展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规划了汽车软件产业的发展蓝图。此后每年,重庆都聚焦汽车软件领域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并通过发布市级汽车软件产品和首版次软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重庆梧桐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智能座舱领域的汽车软件企业之一,其开发的智能座舱基础电子导航系统就入选了2024年重庆市级软件产品。该产品融合了高精度地图数据与前沿技术,适配多种车型,从跨应用交互、跨屏互动、多源数据3D渲染、跨域融合四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公司打造的车载导航产品,目前已搭载在启源A07、深蓝G318、深蓝S05、第四代CS75Plus等车型中,显著提升了重庆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重庆正加强汽车制造领域的工业大模型建设,针对汽车制造工业的具体场景,深入进行工业操作系统的链式研究,持续推动汽车软件技术实现新的飞跃。此外,重庆还积极打造了汽车软件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测试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软件质量和安全性,加快产品研发进度和市场投放速度,进而促进汽车软件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人才培育与生态共建
累计培养了6400多名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智能网联汽车与软件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变革浪潮中,重庆前瞻性布局软件人才战略,凭借强大的汽车产业基础和数字经济的新优势,创新性地建立了软件人才‘超级工厂’,现已成功开发出12套共82门汽车软件课程,并汇聚了150名优秀师资,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累计培养了6400多名既懂汽车又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同时,重庆还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渝落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数智应用联盟、众汽智慧车联公司等项目,进一步强化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2024年,重庆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会上成功发布了‘小满’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并携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长安汽车,共同致力于构建汽车软件开源生态,以加速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平台的构建进程。此外,重庆还联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共同主办了汽车软件开源大赛,吸引众多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动汽车软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随着汽车软件产业快速崛起,重庆正稳步加速,向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地这一目标迈进。市经济信息委软件处负责人表示,未来,重庆将依托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将持续推动汽车软件与整车制造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为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重庆的智慧与力量。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