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潮州缘何如此走俏?
副标题:10月份新能源汽车占新车入户数45.19%

时间:2024-12-05 11:43:57作者:来源:南方日报


华为数字能源湘桥区超充站项目(北关停车场部分)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周末,风景优美的韩江畔清风拂面,市民陈先生与家人驱车到此游玩。打开露营椅、拿出电热壶、连接小音箱……陈先生一家在野外喝茶、听音乐、照明的电源,全都来自新能源汽车的“对外放电”功能。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陈先生一家离不开的“好伙伴”。

    从山野露营到城市通勤,潮州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常见各式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潮州市公安局交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潮州新能源汽车入户数为1149辆,占新车入户数的28.63%,到10月份,这一比例攀升到45.19%。光从新能源汽车入户数所占比例来看,已远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的发展目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指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普及程度,意味着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汽车销量的比例。‌另据潮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1—10月潮州市经济运行简况》,今年1—10月潮州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7%,10月当月增速达23.8%,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向好。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原因何在?作为新能源车主,有哪些“爽点”与“痛点”分享?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潮州又有哪些“缺口”与“风口”?

    看销量▶▷

    产品“内因”与环境“外因”兼具

    工作日夜间21时左右,潮州市区某商圈内部分新能源汽车门店与展厅仍持续有市民前来体验咨询,结伴前来的青年、带着小孩的家长、头发灰白的长者,不同年龄段的客户群体对新能源汽车展现出浓厚兴趣。

    “这两年潮州新能源车的销量上升明显,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客户都有。”理想汽车潮州店产品专家杨先生介绍,以潮州陶瓷产区古巷镇的客户群体为例,从年纪较大的企业老板到较年轻的务工人员,都会相互介绍来看车购车。

    不同于大城市,潮州等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场景里,消费者更倾向于熟人介绍看车,杨先生说,“常常是一个客户介绍另一个来的,有人甚至拉了两个朋友都订了车。”在更多电动化、智能化汽车产品的冲击下,熟人口碑的传播带动下,潮州汽车消费观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近年来潮州市民对电车的接受度明显提高。

    潮州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俏,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安全专家石亮亮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技术水平整体是比较好的,开发标准及测试成绩跟国外或合资品牌不分伯仲。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认可,是推动渗透率上升的主要动力。石亮亮猜测,小城市渗透率的提高跟新能源汽车整体产品力提升关系密切,除安全性能的提升外,价格、造型设计、智能化也是主要因素。

    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利好政策等外因也是关键一环。潮州市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解决后顾之忧。居住华侨城纯水岸的新能源车主表示,自有车位安装充电桩的手续已经非常简便,物业方也很配合。

    除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外,各地也在促消费的活动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8月29日,广东省政府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大力度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其中对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2万元。对于有用车刚需的消费者来说,这一轮购车政策如春日甘霖。

    今年9月,家住市区的卢先生购买了新能源汽车,裸车价43.98万元,算上免税额和各类补贴足足省了5.7万元。“家里刚好有一台老燃油车,置换补贴很优惠。”同时,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低首付、免息等优惠购车政策,进一步推动新能源销量走高。

    看体验▶▷

    省钱“真香”和充电“痛点”并存

    “在潮州开电车还是比较有幸福感的,有时候一个星期就充一次电,生活成本降低很多。”“90后”新能源车主陆少钿去年从广州返乡,将自己在广州代步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开回潮州。她表示,在潮州停车及充电的费用都比广州低,低成本的出行体验带来更多生活幸福感。

    饶平县黄冈镇的新能源车主吴先生对此亦有同感,由于日常工作生活都在黄冈镇,驾车出行也在潮汕地区范围内,吴先生表示平时基本不会有“里程焦虑”。

    不过,拥有低成本出行“真香”体验的同时,潮州的新能源车主依旧存在充电“痛点”。

    回到潮州后,陆少钿发现“寻找空闲充电桩”几乎成了她的一项“固定活动”。“虽然小区地下车库有不少公共充电桩,但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时候晚上回到车库兜了好几圈都找不到可供充电的停车位。”陆少钿表示,有时她会将车辆停在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隔壁,并写下纸条请求车友结束充电取车时顺手帮忙插上充电枪,她再通过手机远程缴费启动充电。

    相较广深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服务成熟水平,潮州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潮州市区财富中心、奎元广场、潮州宾馆等地已有充电桩服务提供,基本能满足核心城区市民车主的充电需求,但周边郊区、不少大型小区的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仍较为滞后,未能跟上潮州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

    以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恒大城小区为例,超过1万户的大型小区内,地下停车场内部可搜索查询到的公共充电桩仅有18个。上月底,有市民因充电桩的使用引发争议,经民警到场调解处理后才得以平息风波。

    家住饶平县黄冈镇的吴先生同样面临类似困扰,由于所在小区建成时间比较早,没有安装家用充电桩的条件,吴先生只能在单位或公共充电桩充电。此外吴先生透露,虽然黄冈镇内的公共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多,但新能源车充电位在白天被油车占用的情况仍较为常见。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城市充电桩的需求日益增长,使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也逐渐凸显。这不仅考验城市管理的智慧与能力,也促使相关部门和单位去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充电桩的使用规则与监管机制,从而提升市民车主的生活幸福感与满意度。

    看未来▶▷

    城市规划“补缺口”也要“抓风口”

    事实上,针对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潮州已有不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迅速反应,在探索优化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谋划相关产业布局。

    今年来,为提升小区居民充电桩报装效率,潮州供电局在饶平县首推充电桩物业同意书“批量背书”机制,通过与小区物业签订《小区车位充电设施建设批量同意书》,为住户免去单独向物业申请的手续,让住户直接到属地供电所报装充电桩,解决小区用户充电桩报装难点痛点问题,助力构建县域绿色出行生态。据南方电网广东潮州供电局统计,今年1—11月,潮州全市新增充电桩报装用户7723户。

    当前,潮州作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古色古香的历史遗迹、独具风味的美食文化以及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在新能源汽车自驾游成为新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游客需求与机遇,是潮州文旅携手新能源相关产业突破发展的关键。

    为此,福田区对口帮扶协作湘桥区工作队积极谋划,借深圳建设“超充之城”的契机,招引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来潮,携手中国石油广东潮州销售分公司与湘桥区,首期选取潮州游客旅游服务中心北关停车场、潮州古城南部停车场,打造“湘桥区新能源汽车超充站一张网”项目,作为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协作潮州市湘桥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民生实事项目。

    目前,潮州游客旅游服务中心北关停车场新能源汽车超充站项目正火热施工中,预计元旦前后可完工投入使用。潮州古城南部停车场超充站项目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湘桥区委副书记、福田区对口帮扶协作湘桥区工作队队长王超表示,超充站项目选址潮州古城南北两端主要停车场,意在为北关游客集散中心及南部停车场构建完善的配套便民服务,并将填补潮州没有超充站的空白。随着项目的逐步建成和运营,有望在古城南北端形成以新能源充电服务为核心的新兴商业圈,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良好体验。

    下一步,福田区对口帮扶协作湘桥区工作队还将继续因地制宜推进“湘桥区新能源汽车超充站一张网”项目建设,目前拟选址湘桥区仙洲岛等地规划建设第二批超充站。王超表示,超充站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潮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潮州古城的文旅服务质量,助力潮州为承接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风口”做好准备,推动潮州市探索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文:陈锦煌 黄品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