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投资

河南省许昌市非遗工作出圈出彩

时间:2025-01-06 15:13:42作者:来源:许昌市人民政府

  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传统服饰体验……2024年,许昌市非遗工作出圈出彩,“非遗+旅游”的“新中式”旅游迎来消费热潮,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过去的一年中,许昌非遗主动融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提升传承能力,扩大非遗影响,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人为本,扩大传承人队伍。非遗传承在于活态传承,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载体和关键。一年来,许昌市不断加强传承人的管理和培养,积极开展选树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开展名录申报,不断扩大传承人队伍。许昌市承办了2024年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培训班,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130余人参加,受到省文旅厅领导的高度评价。2024年,许昌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苗长强获全国非遗保护优秀个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获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朱有洲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1人等。

  多彩活动,推广非遗之美。2024年,许昌市组织非遗项目开展各种展示展演活动,推动非遗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身边的非遗,发现非遗之美,自觉保护非遗,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许昌市举办了“百家非遗闹新春”“匠心独具·薪火相传——钧瓷作品联展”、非遗市集、“名师出高徒”钧瓷烧制技艺授徒大赛等。全年举办活动50余次,活动涉及项目100多项,参与活动传承人千余人次,实施传统曲艺保护工程,整理普查资料近6万字,图片100多张。

  发展非遗工坊,助力乡村建设。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文旅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精神,主动对接全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大力支持和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利用非遗工坊扎根乡村、技艺独特易学、吸收就业灵活等特点,积极发展乡村经济。2024年,许昌市新推动认定公布非遗工坊8家。目前,全市非遗工坊已达38家,在吸纳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助力乡村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融合发展,开创非遗新发展。许昌市紧抓省、市文旅融合发展大战略机遇,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实施非遗点亮计划,排演有非遗元素的旅游演艺节目,将非遗项目和产品入驻或嵌入景区、景点,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民宿。

  2024年,神垕镇孔家钧窑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争取上级资金188.6万元,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