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青海省2025年度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在西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复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文物点5762处,并新发现了786处文物点。
据了解,2023年11月开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截至目前,青海44个普查单元有25个完成实地调查工作,已转入数据整理、上传系统与审核工作。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均已完成实地调查工作。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青海省复查的文物点总数为5762处,目前实地调查完成率已达90%。全省上传普查数据2516条,完成率34.96%。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称,2025年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为此,该省各地将加速推进工作进度,确保实地调查任务如期完成,并严格执行普查标准和规范,同时加强数据审核工作,以保障文物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会议还邀请了文物普查专家开展业务培训,围绕消失文物核准机制、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标准、长城资源专项调查方法、现场质量检查审核方法与实践等内容开展详细讲解,并对各地在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现场答疑和指导。
此外,会议强调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文物是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文物资源对于推动文化繁荣、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文物普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推动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让文物在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