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黑龙江省海伦市: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时间:2023-10-20 15:58:10作者:来源:海伦市乡村振兴局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镇距城区30 公里,有71个自然屯,户籍人口1.1万户3.5人,辖12个行政村,共有脱贫村3个,脱贫户和监测户466 户,835人。近年来,永和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在强基础、补短板、破难题、重创新上下功夫,全面叫响了“寒地黑土党旗红”“先锋海伦”党建品牌,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党群同心,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产业发展为核心、生态为底色、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主线”的宜居宜业和美永和乡村振兴之路,真正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让永和镇的12个村变成了现在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呈现一幅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谱新篇的新画卷。
——“党建+”阵地,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乡村振兴,组织是保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永和镇按照“因村施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原则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分类进行规范提升,推动全镇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提档升级,夯实为民、便民、惠民的基层战斗堡垒,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以提升村公共服务水平为抓手,实施村级活动阵地达标工程,推动村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两年来共对上争取资金210万元,新建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3个,维修8个,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房间老旧,面积狭小、功能不强”问题。利用走廊、村室、墙壁、公示栏等空间打造全新的“党建+”阵地,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有了坚强的阵地支撑,为党群活动开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党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得到极大增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帮扶产业
       乡村振兴,发展特色帮扶产业是核心。近年来,永和镇按照海伦市委市政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可持续性增收,持续构筑“1+3+N”特色帮扶产业体系部署要求,依托当地农业资源禀赋,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这条主线,因势利导,密切联农益农带农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帮扶产业,走出了一条带动帮扶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新路。一是创建水稻核心区带动增收模式。对上争取项目资金650万元,创建水稻千亩示范万亩创建园区,建设千亩水田核心区,辐射创建全镇及域外水田7.2万亩,并以黑土地保护项目为支撑,预计3年后达到有机绿色种植标准,年可实现水田带动农民 610户收680万元左右。二是创建绿色有机富硒大豆基地带动增收模式。建设千亩大豆示范园区,发展绿色高蛋白大豆,辐射带动全镇农户种植大豆11万亩,带动农户稳定增收。2022年全镇大豆种植面积11万亩,平均亩单产350斤左右,总产可达3850万斤,总产值可达1.078亿元,带动农户2610户,户均收益4.1万元。其中帮扶户61户大豆种植885亩,实现帮扶收益88.5万元,户均增收14508元,实现了大豆变“金豆”,带动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大豆产业振兴。三是创建鲜千亩鲜食玉米示范园区带动增收模式。持续推进鲜食玉米产业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建设千亩鲜食玉米示范园区一处,2023年,全镇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3000亩,预计年均带动农民 82 户增收90万元。四是创建实施的光伏电站项目带动增收模式。脱贫村实施的光伏电站项目,占地4.2 万平方米,每年为无劳动能力脱贫户及监测户分红45.2万元,村集体增收近90.5万元。五是创建庭院经济示范区带动增收模式。以农户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小菜园庭院经济,带动脱贫户监测户466 户年户均增收 550 元。
——强化治理,擦亮生态底色
       乡村振兴,生态是底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永和镇党委政府,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打造“千亩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在达到治理目的同时实现创收。在品类选择上,坚持实用和美观结合,以人为本,让功能区变成风景区,通过治理促生态、环境教育人的形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按照出精品、提档次的思路,永和镇党委政府高标准、快进度做好“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作,全力打造精品镇村新形象。聚焦粪污处理,以村屯为单位建设化粪池32个,以化粪池为单位建设集中沤肥场个,全年可实现沤肥1.7 万立方米,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带动农业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两年来对上争取投资1090余万元,修建路边沟1.1万延长米、建铁栅栏2.2万延长米,镇政府所在地新铺罩油渣路面10860立方米,铺彩色过道板1120平方米,拓宽路面35.5公里,屯内硬化路面15.7公里,安装亮化路灯1025余盏,安放垃圾箱900余个,设专职打草队伍56人,清理屯内绿化带8.5万余延长米,栽植绿化树15万棵,栽植各类花卉、绿植176万株,多措并举“焕新”村屯容貌,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道路宽阔,院落有序,业兴人和,村美民富。
       如今的永和镇,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各项工作齐头并进,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遥望来时路,永和镇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踏实沉稳。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