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求,构建“234”(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引洮水资源高效利用2项重点,坚持山川一体化建设、水源一体化保障、基地一体化提升,实现基本农田向高标准农田、旱作农业向节水农业、普通农民向产业工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4个转变)工作格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切入点,科学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农业产值,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富裕富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一、强化“三项举措”,打牢项目建设基本盘。一是全方位谋划。全面贯彻落实“四水四定”要求,深入分析全市农业灌溉用水现状,认真谋划农业灌溉发展目标,按照“四靠近、四达到”(靠近水源供给地、靠近产业集聚区、靠近物流通达区、靠近乡村建设区,达到田块平整宜耕、农田集中连片、设施一体配套、地力全面提升)规划原则,突出水源工程、管网配套、田间道路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系统研究制定《定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定西市水资源高效利用实施方案》,谋划22项、总投资147.38亿元的农业灌溉配套项目,全力推进引水上山,到2030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807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6万亩。二是常态化监管。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工作任务落实。研究制定了定西市高标准农田和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建设常态化巡查制度,由副县级领导干部包联县区,常态化开展巡查。市政府将相关事项纳入党政履职一体化督考事项,按季度督考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四制”管理,并抽调农业农村、水务部门和属地乡镇、村社干部,聘请用水者协会负责人和管水员共同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三是多渠道筹资。针对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工程准公益性属性和投资回报率低、建设周期长的特性,在项目建设初期,提前破解中央预算内和水利发展资金“支持少”、社会资本“不愿进”和融资贷款“难争取”等问题,全面拓宽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加快项目融资的步伐,积极引进社会投资人投资,由国有企业作为项目法人,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作为资本金,建立“六四十”融资模式(专项资金支持60%、银行贷款扶持40%,20年收益分红偿还贷款),拓宽了项目资金来源渠道,2023年全市共落实到位各类资金7.01亿元,其中县级财政落实资金2.57亿元。
二、突出“三个结合”,打好项目实施组合拳。一是川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十三五”以来,先后在安定区内官镇、香泉镇和陇西县云田镇等投入资金11亿元,改造灌区干支渠道,埋设输水管网,利用引洮供水工程置换原地下机井水源,在田间配套水肥一体化设备和管灌、滴灌设施,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26.7万亩。通过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种植马铃薯、蔬菜,结合产业园区务工,人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户均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二是浅山区实施引水上山。在安定区凤翔镇、鲁家沟镇、陇西县首阳镇,通过新建泵站引水上山,采取“提水泵站+高位水池+田间管道+电磁流量计”模式,2023年拓展灌溉面积3.43万亩,年新增灌溉用水量1200万立方米。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整流域、整山系推进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基地建设,亩产可从2000公斤增至4000公斤左右、亩产增值2000元以上,种植改良“原原种”和蔬菜后,亩产可增收8000元左右。三是深山区实施蓄水保墒。通过新建和改造提升,对整区域、整流域耕地集中片区进行建设改造。田面宽度普遍达到11米以上,设置3度左右的反坡,有效保留了降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蓄水保墒,既减少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又提高了作物产出。
三、聚力“三大效益”,夯实增产增收责任田。一是生态效益持续显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流域治理相结合,在安定区九华沟、通渭县长川、陇西县大咸河等流域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将“三跑田”(跑土、跑肥、跑水)治理为“三保田”(保土、保肥、保水),实现了整流域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始终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全程机械作业和水肥一体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大田面幅度、配套机耕路和灌溉设施,新建成和改造提升后的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田间“自来水”,农户刷卡就可灌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业产值不断提升,有力的推进了全市农业现代化。三是经济效益实现倍增。新建成和改造提升后的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在实现耕地本身产能的基础上,流转费用由原来的50/亩左右提高到150-200元/亩,亩产增值达到3000元。同时,流转土地的农民反过来在流转出的耕地上就地务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收入的双提升。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