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把电商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采取“试点先行、全域推进”的方式,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撬动作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在全省率先创新示范项目建设,激发电商服务站点活力,强化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畅通流转渠道,探索出“电商直播带货+供应链+本土化产业生态”的“宝丰模式”。2022年以来,全县渔具电商交易额达13亿元,带动就业近5万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一、精准定位,掌牢产业“方向盘”。一是摸清底数。按照“全域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深挖细排,摸准摸清底数,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订单等数据资料,建立企业信息库,动态更新,深入镇村电商直播、物流快递场所现场摸底调研,同时,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接,查询近期新注册的电商企业,及时掌握县域内电商企业底数。通过摸排,对全县11620户电商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销售情况、效益前景、带动产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类研判。二是龙头带动。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面布局县域电商发展网络,确定渔具电商作为主导产业,在全域大力推进。引导企业开展直播带货,以销带产,培育逆流网络等电商龙头企业从网销外地产品,转向本土化生产加工销售,建成钓椅、浮漂、线组等配套加工制造生产线46条,培育本土品牌69个,孵化渔具加工销售企业264家。三是精准发力。从政策宣传、优质服务等方面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坚持抓大扶小、梯次培育,制定详实可行的培育计划,夯实发展基础。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打造渔具电商直播培训区,通过授课、演练、实操等形式,开展渔具产品推介、渔具网店运营等深度培训服务,加快补足直播带货人才短板。建立分层次生产培训机制,整合逆流渔具、恒洋渔具、威海沧渔等龙头企业资源,在全县各乡镇(示范区)有序开展渔具生产、加工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目前,累计培训渔具电商产业技能人才1.87万人次,孵化直播带货团队180个,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万余人,为全县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要素保障,点燃发展“总引擎”。一是扶持政策先行。制定《宝丰县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宝丰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县财政拿出500万元扶持资金,针对新建的县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村、淘宝村,根据生产规模、活跃网店数量、带动周边就业人数、电商平台销售额等综合情况,给予5万-20万元一次性奖励或按销售额比例进行奖补,激发全县各乡镇和电商企业发展渔具产业的积极性。二是专班推进有力。成立工作专班和电子商务协会,实施双周例会推进机制,健全农村电商督查机制,把各乡镇电商发展成果纳入到“比拼四季”擂台赛考评体系,对各乡镇进行逐一观摩、现场点评,通过突出亮点,查找问题,调动各乡镇主动创新发展积极性,促进渔具电商产业快速全域推进。三是县域全面覆盖。按照政策支持点、政府扶持点、企业投入点的“三点模式”,由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目前,已建成占地236亩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镇级电商产业园5个、电商供应链直播基地9个、渔具产业配套加工基地9个,户外直播垂钓基地4个,覆盖全县14个乡镇(示范区)。各基地、园区全面推行企业入驻、村镇管理、就近招工,实现企业用地保障、群众家门口就业等多方获利。
三、三链同构,跑出增收“加速度”。一是壮大生产供应链。以电商直播销售为核心拓展全国市场,支持逆流渔具等企业设立生产加工基地直售直播间,引进威海仓渔、豆芽网络等直播业务成熟的企业,以渔具科普短视频、垂钓基地直播为流量突破口,开展工厂直售优惠活动快速拓客、锁客,推动钓友间口碑裂变传播,成功打造白龟湖、一魅湖光、湛龙等本土渔具品牌69个。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启动渔具产业大数据平台、渔具产业智能供应链示范标杆等项目,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销售渠道。目前,渔具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湖北、湖南、江西、云南等地,主销产品100余种,其中子线钩及线组产品占全国抖音平台市场的20%。二是延伸精深加工链。加强渔具自研自产能力,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生产、研发投入力度,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招商,聚焦山东威海、湖南临湘、河北固安等渔具产业基地,积极与全国龙头渔具企业洽谈合作,引进原材料代加工、钓具组装销售等项目,实现从网销外地产品向本土化生产加工的转变,目前全县已有渔具加工制造生产线46条,发展渔具加工销售企业264家,外放加工点290个,相关市场主体达1583户。其中,周庄镇以河南省逆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集产品展示、企业评价、电商直播、加工培训、仓储物流于一体的逆流孵化中心,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辐射带动全县40余个加工网点;肖旗乡引入宝丰县恒洋渔具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500万元建设1300平方米的渔具浮漂、太空豆生产车间,辐射带动周边500余人就业,所生产的芦苇浮漂产品已销售国内多个省份,计划推进鱼饵窝料厂、鱼护抄网加工厂等项目建设,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三是提升品牌价值链。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平台,优先围绕渔具企业生产基地、直播间、仓储等设置物流服务站点,开通“客货邮”融合货运班车,提升渔具企业商品调配运送效率。针对渔具电商订单数量多、随机性大的特点,借力日分拣量达10万件以上的县级物流(快递)自动化智能分拣共配中心,深化与“四通一达”物流企业合作,实施统一调度、统一储存、统一运输,定时、定点、定线配送的“三统三定”模式,实现渔具直播间当日下单当日发货。目前,全县共有快递物流企业183家,配送车辆2600辆,年收发件1.2亿件,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有力保障渔具电商企业“产供销”一体三链同步发展。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