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省黔南州紧扣新国发2号文件关于“支持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战略部署,在组织协作、产业协作、人才协作等方面与广州市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路径交流合作,进一步打造广州市·黔南州东西部协作“升级版”。
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率队赴粤招商
一是构建上下通道,加强多层次组织协作。建立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行业部门共商决策机制,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共商年度协作重点,共促两地发展。以实施“万企兴万村”“百企帮百村”行动为抓手,引导广州市广药集团等5家市属国企和黄埔区、白云区15家区属国企,结对帮扶黔南三都、罗甸12个镇94个村,充分发挥国企在技术、资金、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势,补齐后发地区短板。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广泛动员广州市民营经济人士、社会组织、社会慈善机构等民间力量积极参与“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陆续认领认捐平塘“天眼果园”、三都“小药园”、贵定“小茶园”、长顺“苹果园”、荔波“枇杷园”、独山“小蜂园”等,助力民间互动。
黔南州贵定县“海珠·贵定”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工人在工作
二是互补供需优势,深化多领域产业协作。围绕协作重点产业,制定《黔南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招商优惠政策》《黔南州面向广东省开展产业招商专项行动方案》,先后引进广药集团、越秀集团、江楠集团等企业落户黔南助力产业发展。围绕黔南农副产品发展中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引入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力量,建立广帮生命科学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及广帮生命科学惠水实验室,成功开发出佛手瓜面膜、护肝饮品等系列产品,有效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坚持东部市场、技术和西部资源相结合,借力大湾区“菜篮子”平台,推动粤旺、海大、天农等广东农业龙头企业到黔南打造农业生产基地,积极为“黔货”入湾稳定市场和销路。今年以来,新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4个,累计60个,帮助采购、销售价值37.04亿元的黔南农产品。
“粤黔协作”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班现场教学点
三是促进双向提升,探索多路径人才协作。加强东西部协作干部选派,建立“前方后方协作+帮受双方互动”机制,累计互派132名党政干部、495专业技术人才,根据干部和岗位特点,科学调配、合理组合,确保人岗相适、学有所得。创新“异地跟岗”,遴选69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广州市发展强村挂职实训,实际参与村办企业经营管理、村寨治理、公共服务等日常工作,学习发达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基层治理等方面先进思想和理念。充分用好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资源,探索实施“1+3导师制”帮带培养机制,大力推行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现已遴选24名医疗领域技术骨干跟师学习,优选46名骨干医师与6名广州帮扶人才建立“师带徒”帮带关系。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