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大悟县把建设高质量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工作作为全县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深化实践活动“为民办实事”的首要实事,成立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建设指挥部,锚定打造“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样板县”目标,紧扣“高质量、全覆盖、可持续”要求,聚焦难点堵点难题,探索创新机制,全力以赴推动落实。如期建成1个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280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实现了行政村村级网点全覆盖,打通了农村寄递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百姓个个拍手称好。
一、发挥互补作用,探索政府引导、邮快合作运营模式
针对农村地区下行快递“件悬乡镇,不愿到村”的难题,大悟县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积极协调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极兔、顺丰、京东、德邦等8家民营快递企业参与协商,厘清权利义务,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签订邮快合作协议,以邮政公司为主体组建运营联盟,统一负责农村快件上行、下行。按照《孝感市寄递物流进村邮快合作运营管理办法》,对合作范围、交接要求、分拣处理要求等作了进一步明确,推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标准互认和服务互认,在运营维护、安全责任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大悟县新兴能源投资公司负责建设的县级共配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营业。
二、解决突出难题,建立资源整合、县村直达运行机制
针对农村地区件少面广、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慢等难题,大悟县把资源整合作为降本增效的关键举措,采取“县村直达、共同配送”模式,整合邮政、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物流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合理规划运输线路,提高快递进村频次和时效,实现节点共建、渠道共用、信息共享,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
三、科学谋划布局,满足多点合一、一点多能服务需求
针对农村寄取件少、利润低,难以长效运营的难题,科学规划村级网点选址布局,向人口密集中心村、共同缔造示范点、特色产业基地、乡村旅游点等增设网点布局,延伸服务“神经末梢”。优先在农村商超、供销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村电商、产业基地等地建点,强化代办人员选配和业务培训,植入代购代销、费用缴存等便民元素,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引导电商、商贸、供销等功能向网点集中,以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提高造血能力,确保可持续运营。全县265个行政村已成功验收村级网点280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其中示范类点建成并运营252个、占比90%,达标类28个、占比10%,设施设备已全部配备到位。全面完成村级网点代投人员技能业务培训。丰店镇王店村、彭店乡乳山村等220多个农村寄递物流店实现多点合一、一点多能,增加了当地的产品销售渠道,服务了老百姓需求,推动了农业、电商、旅游产业发展。
四、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功能提升、融合发展运行成效
针对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出村进城不畅等难题,坚持“各端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以市场主体投入为主,政府予以适当奖补,大悟县新兴能源投资公司按照物流园的标准,总投资7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3500平方米,集物流配送、集散分拣、安全检查、数据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公配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营业。自8月25日全县寄递物流进村试运营以来,通过县级邮政共配中心进出村日均快件日均为8150件左右,其中下行件总量6390件、上行件总量1760件,全县民营快递企业通过县级邮政共配中心进出村快件日均处理量为4200件左右。
五、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监督有力、特色明显寄递链条
针对违规收费、不按约定地址投递等难题,大悟县创新监管机制,由县级党委、政府统筹,对市场运营主体实行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挂牌成立了大悟县级邮政业发展中心,组建了执法大队,常态化开展了执法监管,组织暗访调查十余次,处理各类投诉、违规行为12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实行村级网点服务承诺公示公开制度,定期开展群众知晓度、满意度电话调查,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最终评价标准。坚持党建引领,在村级网点代办人员选配上优先录用党员,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党组织、建设红色站点、设立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邮车亮标识、服务亮承诺”“三亮”活动,努力打造一条红色寄递链。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