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内蒙古喀喇沁旗:一奖一补 激励群众“动起来”

时间:2023-11-27 15:11:16作者: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一场冬雪过后,内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山林间雾凇沆砀,山与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初冬午后,一辆辆汽车停靠在村旁,游客的脚步声渐次响起,宁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了……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喀喇沁旗考察时指出,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如今,60岁的刘瑞霞自豪地为游客讲述家乡的故事,她说,总书记来了,家乡的春天到了!“两个多月前,山葡萄就采摘完了。这5亩多地的山葡萄,往合作社一送,两万多块就又要到手了。”这位靠种山葡萄还清债务、摆脱贫困、日子殷实的母亲,说到这里,不禁笑了起来。

  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一个脱贫户的好日子,折射着一个村庄的好前景。

  马鞍山村的变化得益于脱贫好政策。2019年,喀喇沁旗实现了8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实现退出。脱贫摘帽后,喀喇沁旗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15050元,同比增长13.04%。(预计2023年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6元,同比增长12.88%)

  起笔新征程,就在青山绿水间。5年间,喀喇沁旗举全旗之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不断探索,形成庭院经济、务工就业、孝扶共助等三大奖补体系,乡村“造血”功能和群众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撒米、拌料、饮水……在喀喇沁旗西桥镇高营子村2组的一座农家小院内,辛志强夫妻俩正忙着投喂饲养的鸡雏。2013年,辛志强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面对一个上高中和一个读大学的孩子,生活激情被磨灭了大半。

  但最近,48岁的辛志强又重新振作起来了,开始发展庭院经济。“最让我高兴的,是产业奖补政策给我提供了平台,今年养鸡补贴1200元,来年还想扩大规模。”在鸡舍旁喂鸡的辛志强一字一顿地说。

  而此时,仅有一山之隔的西桥镇雷营子村的崔淑芬一家也在为务工补贴带来的收入而高兴着。

  崔淑芬一家是脱贫户家庭。只有初中文化的她,患有长期慢性病,尽管身体状况不佳,崔淑芬依然坚持外出打工来贴补家庭。“在外打零工一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还有政府给的务工补贴1200元。”谈起现在的变化,崔淑芬笑了起来。

  在喀喇沁旗,因产业奖补政策而受益的脱贫户不在少数。小牛群镇小牛群村的王玉国也是在产业奖补政策的帮助下,生活越来越好。王玉国是脱贫户,一家3口人,夫妻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王玉国说,之前想扩大育苗规模,但是没有信心,有了“产业奖补”政策做“靠山”之后,他今年培育茄子、辣椒苗,靠卖苗年收入达6000多元,还享受庭院经济小种植补贴300元。

  振兴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针对贫困老人稳定脱贫,促进子女对父母尽赡养义务,喀喇沁旗对70周岁以上的脱贫户,采取子女赡养与政府补贴奖励的方式开展“孝扶共助”。

  “我们老两口现在都能享受政府和子女们的共助款,感谢政府的好政策。”锦山镇驼店村于瑞祥,今年75岁,妻子贾素英,今年73岁,今年,3个子女为老人缴纳孝心赡养金2000元,老两口也享受到政府补贴的“孝扶共助”奖补资金1000元。

  “今年,为有效防范和化解脱贫人口收入下降风险,我们研究出台了《喀喇沁旗2023年脱贫人口增收奖补办法》,多措并举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共设计了小种植、小养殖、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5类“短平快”且可持续增收的小产业项目,奖补资金在300-1500元/户不等。”喀喇沁旗乡村振兴局局长郭亚军说,“同时我们还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连续务工三个月的每人每年补贴1000-1500元,零散或季节性务工累计2个月以上,每人每年补贴800元;对年龄较大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推行孝扶共助养老行动,政府奖补孝扶资金每人每年500元,每户每年最高奖补1000元。”

  在这样的政策激励下,喀喇沁旗脱贫户的积极性再度被调动起来。截至目前,全旗已完成2批次产业奖补资金发放工作,发放奖补资金531万元,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项目覆盖占脱贫户87%。

  政策能兜底,日子有奔头。在乡村振兴这场接力赛上,喀喇沁旗着力处理好“稳”和“进”、“输血”和“造血”、重点攻坚和整体推进、政府扶持和群众自主等关系,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也为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有益探索。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