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统筹整合资金14.83亿元,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全省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县创建为契机,培育发展王店“大悟大酱”共富工坊等庭院经济特色村10个。
湖北省大悟县2021年和2022年均获得省成效考核、后评估综合评价“好”等次。2022年代表湖北省接受后评估”国考”;2022年6月全省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试点工作总结会在大悟召开;2022年1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局长刘焕鑫调研大悟时对该县防返贫监测帮扶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出台大悟县《关于全力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强县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重点打造“一环三线”和美乡村示范片区80个村,先后推进10个试点示范型功能城镇建设,打造金岭、金墩、朝阳、河西、柳林等一批示范村。在今年全市乡村振兴、路长制现场拉练考评中大悟获得第3名。
锚定“全国解放战争打响地、鄂北红色旅游第一镇”目标定位,落实“12345”思路举措,加快推进宣化店镇功能城镇建设,已投入资金15.6亿元,建成重点项目18个。对标省市农业主导产业链,重点打造茶叶、油茶、生猪、道地中药材等4条主导产业链。茶叶总产值过22亿元,实现了单一春茶生产向春夏秋茶均衡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红抹白”茶产业链;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7家,“两品一标”农产品36个;河口镇金墩村(抹茶)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河口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功创建中原军区旧址、悟峰山十八潭“一红一绿”2个4A级旅游景区,全县年接待游客449.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以上。
开启产城融合新篇章。制定出台大悟县《关于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全力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县城建设,改造老旧小区63个、城区路网管网381.2公里,建成城区口袋公园10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8.71公顷,新建澴河四桥,完成黑玉河、二郎街片区、西岳片区等防洪排涝项目6个,实施老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县城建设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加快县开发区、精密智造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发展平台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比拼跃升”行动,引进项目193个,合同引资1200.23亿元,每年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中广核、中国电建、华美智造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大悟,扎实推进重点项目170个,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智能制造、印刷包装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县“四上”企业达到246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家。深圳木雅、首通电磁线、皓润新材料、智珅袜业等一批产业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提档升级。
筑牢流域安全底线。编制大悟县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投入资金5.9亿元大力推进滠水河综合治理项目、府澴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柳林河综合治理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完成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深入落实林长制,持续开展“绿满大悟”行动,完成营造林14.32万亩,仙舞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实地考察评估。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三大河流”7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良天气比例排名全市第一位。大悟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湖北省森林城市;获评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62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47%。积极探索“两山”转换路径,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93.3万千瓦,建成全省首个“零碳村”,构建了光伏、抽水蓄能、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充电站等“风光储充”多元化发展格局。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