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湖北省宜昌市“应帮尽帮”脱贫群众就业14.1万人

时间:2023-12-22 15:58:19作者: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湖北省宜昌市聚焦推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就业帮扶体系,出台政策激励措施,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确保全市农村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总数累计实现14.1万人,其中跨省跨县务工7.3万人、县内务工6.8万人,实现有就业意愿脱贫劳动力全部就业。

  切实抓好“公益岗位”。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托底的重要作用,充分整合乡村振兴、人社、林业、交运等部门政策资源,大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帮助农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特别是对农村年龄偏大、就业技能不强、外出务工困难等群体“因人设岗”,满足务工需求,帮助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通过农村公益性岗位帮助解决农村困难群体就业2.3万人。长阳被纳入全省完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试点,今年6月全省试点工作启动会议也在长阳召开。坚持把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发放作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务工的重要手段,积极争取整合政策资源,开展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发放工作,减轻外出就业负担,助力脱贫群众更好更稳定实现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贴2263.7万元,惠及7.3万名脱贫人口,落实率达到95.7%,位居全省前列。

  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将农村脱贫群众中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少年作为特定帮扶对象,深入推动“雨露计划”,依托高、中职业技术培训院校和大专院校等开展教育,做好职业技能培训,跟踪解决就业问题,有效提升农村新生青年劳动力自身素质和就业质量,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工作中,多方对接用工企业,畅通实习期学生、毕业学生就业渠道,努力帮助有就业意愿的“雨露计划”毕业生尽快就业增收,全面提升雨露计划帮扶成效。摸清雨露毕业生底数、就业意愿、技能水平等情况,建立就业岗位“需求清单”。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三峡技师学院、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域内20多家高、中职业技术培训院校,建立稳定的毕业生生源信息渠道,按需收集相关岗位,积极实现人岗对接。市县两级先后举办各类招聘会、洽谈会约11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截至目前,“雨露计划”政策惠及全市10个县市区,累计发放10886人1767.3万元,全市2023年“雨露计划”毕业生2003人中已就业创业1057人、续升学878人、参军26人。

  建好用好“帮扶车间”。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切实强化服务举措,激发各类乡村振兴龙头企业及“帮扶车间”带动作用,积极安置就业,推动广大农村群众稳定增收。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分散加工生产、用工形式灵活的企业到乡到村建立厂房式、居家式、基地式、融合式等就业帮扶车间,促进农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积极整合资金资源,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提供优质服务,因地制宜制定涵盖加工、种植、养殖、建筑、制造、电商等行业领域的奖补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秭归、长阳、五峰、兴山、远安、当阳等县市,按照帮扶车间对“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实现就业1年以上、每吸纳1人补贴2000元”的标准落实奖补政策。截至目前,全市142家乡村振兴龙头企业及“帮扶车间”企业带动农村群众就业3.02万人,其中带动脱贫群众就业达到0.89万人。全市43个帮扶车间安置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就业634人。

  扎实开展“劳务协作”。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和区域协作,推动脱贫群众就业。借助武汉对口帮扶五峰,以及市域内西陵与兴山、宜都与长阳、夷陵与远安、枝江与秭归区域协作帮扶工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质量转移就业。武汉发挥产业优势,深化就业协作,积极搭建用工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机制,帮助五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通过专项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2411个,推动在汉就业1800余人。武汉积极帮助五峰加强干部培养,武汉先后选派4名干部双向挂职交流,选派100余名医疗、教育、电子商务专家人才到五峰支医、支教、支农,累计开展各类培训80余场,帮助五峰带教培训7000余人次。宜都、长阳两地加强用工、求职信息共享,先后组织联合招聘活动21场次,宜都120余家优质企业提供优质岗位6000余个,吸引3353名长阳劳动力在宜都就业,其中脱贫人口2358名,并帮助5820名长阳脱贫人口到县外其他地区就业,174名脱贫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获得证书。

  创新推进“专项行动”。以大力实施实施乡村振兴“五千行动”为引领,深入开展千家机关联千村、千家企业帮千村、千家合作社兴千村等主题活动,落实141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1015家商会及民营企业、1376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接帮扶村级发展,帮助解决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务工就业7.3万余人。按照《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要求,主动对接邦普、宜化、南玻、益丰、给立金刚石等市内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宣传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的税费扣减优惠政策,直接安置解决脱贫人口务工就业4270多名。深入推进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攻坚行动,全力帮助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积极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解决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6046人。(张鹏)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