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五个机制”“六个结合”助力湖北省安陆乡村 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时间:2023-12-28 14:43:59作者: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棠棣镇海棠南街11号居民黄道启举报低保对象郭大刚家庭条件好转了,却仍在享受低保,该情况经实地走访核实属实,已纳入问题整改清单;南城万庙村4组有农户反映该小组水源枯竭,饮用纯洁水有困难,要求重新安装自来水,该情况经实地走访核实部分属实,已纳入问题整改清单;辛榨乡新渠村高某某.....

  湖北省安陆市坚持“小切口、实举措、准发力”,全面部署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合理运用“五个机制”“六个结合”,以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眼中的公平指数,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专项整治成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了统筹调度机制。从4月份制定下发《2023年安陆市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来,就在安陆公开网上进行了公告,开设受理电话和邮箱,畅通问题线索渠道。针对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四项重点内容,分别制定了工作措施和评价标准,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会商会、台账资料会审会、推进工作调度会,指导乡镇和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全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了学教结合机制。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突出问题为导向,查不足、找差距,做到融会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主题教育内容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培养和指导工作实践。增强服务意识,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确保“一下三民”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建立了工作清单机制。拟定了专项整治工作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分别明确重点整治内容,坚持“三个摆进去”,全面查摆乡村振兴领域存在的问题短板和不足。各职能部门、乡镇对照“三个清单”即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任务、明职责、明时限加强整改。

  四是建立了宣传引导机制。自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通过省乡村振兴局官网、安陆网等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张贴公告,广泛报道专项整治有关工作情况,营造专项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引导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广大农户主动参与,并结合市纪委有关典型安全的通报,开展警示教育,确保整治工作得到社会关注、群众认可。

  五是建立了长治长效机制。建立了“月报告、月调度”的工作机制,要求各乡镇、市直有关单位于每月20日前,将上月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报专项整治办。专项整治办根据各地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调度,适时开展督办检查,对工作作风问题强化责任监管,对管理缺失问题规范管理制度,对违法腐败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六个结合”促全面提升。做到六个结合,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与省后评估反馈问题相结合、与省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相结合、与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相结合、与省委巡视工作相结合、与大数据核查问题线索相结合,围绕重点工作,对自查出来的问题全面梳理,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查找关联性和衍生性问题,主动认领,扎实开展自查整改,全面提升巩固脱攻坚成果。通过“微察善治”,既织牢防返贫监测网、落实了“三保障”,又着力推动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撬动了乡村振兴“大治理”,让老百姓都看得到变化,得到了实惠。通过摸排问题与反馈,发现与省后评估反馈问题相结合整改问题63个、与省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相结合整改问题5个、与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相结合整改问题87个、与省委巡视工作相结合整改问题2个、与大数据核查问题线索相结合整改问题47个,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7个。市纪委监委联合乡村振兴局及时召开专项整治调度会,要求成员单位围绕重点整治项目,扎实开展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等工作。对政策理解不清晰的进行再培训,对台账资料不完善的进行再规范,对自查整改不到位的进行再指导,进一步提高专项整治工作质效,解决乡镇、部门认识不高、思路不清、方法不多、责任不明的问题。

  截至今年12月底,全市组织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主题教育学习132次,参与2470多人,其中市级9次、部门47次、乡镇76次。共发现211个问题,其中,自查自纠问题181个,完成整改181个,部门行政处理29人,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线索46条。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2件,办结12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线索1条。市乡两级共开展督导检查66次,发现问题数19个,完成整改19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线索14个。健全相关制度93个,其中,新建71个,修改完善制度22个。(周鹏)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