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聚焦“四个强化”,全力以赴克服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和冬季极端降雪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全年蔬菜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播种面积达到82.5万亩,产量达到253.75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抢抓蓄滞洪区恢复生产。坚持高位推进,组建工作专班,逐乡镇制定农作物恢复生产计划,成立10个技术指导组,对55个受灾村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迅疾出台蔬菜育苗专项补贴,鼓励生产者抢茬播种,进一步推动蔬菜早上市、早见效。全力实施设施重建专项扶持政策,结合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行动和发展方向,支持种植主体重建宜机化、节能化,且不影响行洪的高性能棚室,推动受损设施提档升级。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稳产保供能力。完善应急保供预案,密切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发布降雪、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制定38个专项技术意见;开展设施蔬菜“千人指导、万人培训”行动,召开京津冀设施农业观摩研讨会,组织各级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集成示范水肥一体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1万亩;建立保供基地服务白名单制度,组织认定156家市级蔬菜保供基地,面积达到9万亩。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推动设施提档升级。组织各涉农区储备了一批设施农业建设提升重点项目,引导蓟州区、武清区、静海区、西青区等整合财政资金,通过专项债、金融信贷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投资设施农业,高质量打造了15个设施种植业提档升级示范区,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运作模式。四是强化“土特产”培育,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我市蔬菜品类丰富,包括番茄、黄瓜、大白菜、芹菜、青萝卜、速生叶菜及食用菌等100多个品种。在稳产保供的同时,特色蔬菜生产对乡村产业发展也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如:全市卫青萝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品牌化产品最高售价超普通萝卜的5倍左右。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