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铺就幸福新“稻”路“蟹”出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4-05-07 16:14:48作者:来源:内蒙古市农牧局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坚持耕地粮食生产功能,保持水稻生产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近年来市农牧局深入落实“大食物观”,以新发展理念保障农畜产品稳定供给,鼓励引导旗县区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目前,在该市翁牛特旗、巴林右旗以稻蟹养殖为代表的稻渔综合种养正在开展实施。

  在翁牛特旗海拉苏镇,当地结合水稻产业特色、优质河水资源以及便利交通枢纽优势,打造了“稻蟹养殖”绿色生态农业模式。据当地的种养户谷金雷介绍,他在海拉苏镇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稻田养蟹已经4年有余,目前种植稻田500亩,饲养河蟹1.4万余斤。稻田可以为蟹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螃蟹可以为水稻除虫松土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通过用稻田养殖螃蟹,每亩稻田可再增加纯收入500元左右,种植的水稻也因为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销售价格较普通水稻每公斤增加1元左右,进一步提升了水稻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实现了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香,稻蟹双增收。

  下一步,内蒙古市农牧局将结合水面资源实际,把以稻蟹养殖为代表的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兴渔、提质增效、富民增收的有力举措,持续加强种养殖技术指导,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效的宣传推介力度,为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