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和自治区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管理,保障84万公斤承储种子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管理规范,5月中旬以来,自治区种子工作站组织专家对承储企业任务落实情况、储备数量质量、仓储管理制度、出入库记录进行检查,确保救灾备荒种子“储得足、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
检查组对承储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培训,要求确保应急用种安全,切实发挥储备种子在灾后自救、稳定粮食生产、降低灾害损失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把好赈灾“安全阀”。严格按照国家《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和自治区相关要求,物账对应,量质齐抓,定期开展检验检测,严把种子收购、调运、入库、出库等关口。二是重视监测预警,盯好灾害“信号灯”。未雨绸缪,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健全极端天气和突发灾害应对机制,畅通各市县救灾储备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储备种子应急保障作用。三是加强预案演练,练好救灾“基本功”。提高应急响应速度,优化救灾审批流程,增强调运协作能力,提升灾害处置水平,降低灾情损害影响,做好灾后评估总结。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