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自治区小麦产能,有序推进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落地,切实发挥项目补助政策效能,有效监测和防控小麦病虫害,提升小麦单产水平促进增产增收,6月15日,自治区植保植检中心在巴彦淖尔市组织举办了全区小麦“一喷三防”现场观摩培训班。
培训班特别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雄奎、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刘太国进行技术培训。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调研员文占平、自治区植保植检中心主任黄俊霞,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副局长王星、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永刚出席。农牧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处室有关人员,以及承担小麦“一喷三防”任务盟市、旗县农牧局、农技推广中心相关领导和任务旗县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小麦“一喷三防”是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障全区小麦稳产丰收作用重大。此次培训班采取现场观摩和室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临河区小麦“一喷三防”情况、全市核心试验示范情况、统防统治规范化监管服务流程、植保无人机新机型,演示了无人机作业规范及操作技能。同时,通过现场无人机不同下水量、不同飞行速度参数对比试验,直观的展示了依据技术方案作业,对保障作业效果的重要性。
室内培训班上,王星介绍了我市小麦种植优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安排举措,文占平就落实好自治区首年小麦“一喷三防”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何雄奎教授就无人机飞防技术进行了授课,刘太国教授就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控及“一喷三防”技术进行了授课,市农发中心农药药械与防治科科长刘宝玉就巴彦淖尔市小麦“一喷三防”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
通过此次现场观摩培训班,与会人员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接触,对小麦“一喷三防”配套的农用无人机、喷施技术、药物配置等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对落实好全区首年小麦“一喷三防”项目,促进全区小麦提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