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情调度显示,全市夏粮已于6月21日全部收获到手,夏收工作圆满结束。截至6月25日,全市夏播面积超200万亩,进度已达九成以上。
“七分种、三分管”。夏播夏管方面,受近期持续高温和降水偏少影响,我市静海、滨海新区等区正在千方百计推进造墒播种和浇水保苗等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提”“保”“防”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强“三夏”生产指导,夯实全年粮食生产播面,确保丰产丰收。“提”就是提高播种质量。开展包联包片活动,成立市区两级技术指导组和小分队,围绕武清、宝坻、蓟州3个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区建设和实施96个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不断提高种子包衣、种肥同播、科学密植等提升单产的关键技术到位率,全面提高播种质量;“保”就是保障生产用水。加强农业农村、水务、气象等部门会商分析,根据天气变化、水源条件和水利设施供水能力,合理调配水源,为适期适墒播种创造条件。同时,加力组织农技专家提前做好抗旱准备,立足抗干旱、保夏播、促全苗,下沉一线指导种植主体科学水肥管理,通过浇播前“造墒水”、播后“蒙头水”、出苗“保命水”,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匀;“防”就是严防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编制《市防指农村分部农田旱涝灾害应急方案》,印发《天津市抗旱保夏播技术指导意见》等,及时发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提示62期。同时,坚持未雨绸缪注重抓早抓小,进一步加强蝗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夏蝗防治面积达13.6万亩以上,坚决遏制重大病虫大面积爆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