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生产面积18.07万亩,较上年增长9%,预计水稻生产面积21.5万亩以上。推良种保质量。聚焦种业孵化服务,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做大做强种业高质量发展中坚力量,稳步开展新品种试种推广,2023年引进试种小麦、晚稻新品种44个,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宜机械化栽植的新品种10余个,全年供应粮油作物优质品种种子180余万公斤,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9%,施良技稳生产。
制定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首创道地杭白菊—小麦新质粮经轮作模式,大力示范与推广小麦赤霉病精准防控技术、水稻叠盘出苗“1+N”育供秧、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稻-小龙虾轮作绿色种养等新模式和新技术。创建省级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方)6个,县级示范方11个镇(街道)不少于一个,加强示范方内技术集成应用,开展绿色高产竞赛,加快粮食生产进度。用良机提效率。联合中国农科院等顶尖科研院所,加强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解决农作物生产“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三难问题。目前,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突破23.6万千瓦,无人机飞播、飞防在稻麦种植上实现全覆盖。运用中国航天五院508所北斗智能定位、地理信息遥感等技术,实现大田农机作业、农作物长势信息化管理。当前,小麦等夏收作物收割率已达100%。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