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发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原创性、标志性创新产品,7月14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正式印发《重庆市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到2027年,重庆市将累计培育创新产品300个,带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0项,力争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保持27%以上,全市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大幅增强。
据悉,产业技术创新产品是指符合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方向,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及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且经市场认可的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性强的产品。
《方案》明确,重庆市将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牵引、以产业化为目的,建立健全“储备一批、研发一批、上市一批”产品研发与更新体系,持续完善“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学研协同”机制,加快催生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化前景好、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的产业技术创新产品,有力带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应用→产业升级”闭环。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庆将从加快储备一批创新需求、研究突破一批创新产品、推动上市一批创新产品三方面实施15项重点任务。
为加快储备一批创新需求,重庆市将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度融合,重点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面向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定期征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和创新需求;依托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综合体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运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储备一批能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等。
为研究突破一批创新产品,重庆市将鼓励创新能力突出的科研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布局组建产业创新综合体,构建完善“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判题”产学研用协同攻关体系,加快突破一批技术难题,加快推动新产品研发进程;实施中试熟化工作计划,鼓励企业在园区布局建设产业链中试服务平台,为创新产品中试提供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打通“技术研发—中试熟化—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闭环,加快技术迭代和产品推广等。
为推动上市一批创新产品,重庆市将做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认定,每年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重庆制造精品”;利用产业创新综合体开展创新产品市场穿透计划,鼓励产业创新综合体牵头单位或相关需求单位与新产品研发企业签订采购协议,加强创新产品应用和推广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障《方案》顺利实施,重庆将积极整合现有政策和资金,加大对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产业化应用推广等环节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揭榜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支持企业打造技术水平符合有关要求且单款产品年度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鼓励创新产品所属单位积极参与该领域标准制修订,引导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与申报。
文/重庆科技报记者 樊洁 审核/刘辉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