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记者从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获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银川市为典型案例之一,《宁夏银川做强要素“磁场” 打造兴业“宝地”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宣传推广。
银川市致力于打造政策更优、成本更低、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的一流营商环境,凭借监管机制创新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度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榜单。银川“政策通”平台获第一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二等奖,银川市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中心获选全国营商环境监测站。
银川市以金融要素为“活水”,上线“政策通”惠企服务平台,入驻68家金融机构,发布157款融资产品,累计为2万余家企业融资74.05亿元,同时摸排新兴产业融资需求,优选9家金融机构19个贷款品种进行推广,三季度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04%。以土地要素为“引力”,推行多种灵活供地方式,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325亩,对企业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且不改变用途的不再增收出让金,优化土地审批机制,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以公共服务为“保障”,大幅精简报装材料,市政报装接入和外线工程申请材料分别精简88.9%和64.7%,审批时限从21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压缩率达85.7%。以创新创业为“引领”,首创“人才夜市”+“AI 数字人”直播带岗,吸引2万余人次求职,今年培育创业实体5053个,创造新岗位8125个,带动就业1411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9亿元。以数据服务为“关键”,推行“一枚印章管数据”,建成综合受理平台,联通37套专网系统,研发“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系统,已完成无人审批2149件。
“我们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打造具有银川特色与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改革试点,让改革红利惠及每一个经营主体,使银川成为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贺静)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