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政务服务系统秉承“不轻易说不,想办法说行”的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服务模式和优化审批流程,如“一次办成”改革和全流程智慧化制证中心的启用,以及线上服务平台的全面升级,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便利性。这些改革措施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效能的跃升,为柳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据2023年柳州市行政审批局数据,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量达13.8万件,各县区(分中心)办件量达821.4万件,充分证明了政务服务改革的成效。
政务服务创新 从“东奔西跑”到“指尖办”
在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打造“数字化综窗”智慧化服务场景,深度整合并优化了审批业务中的收件、制证、查证等关键环节。这是柳州政务服务创新的一角。近年来,柳州市行政审批局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通过部门联动、流程再造、数字赋能,让政务服务更高效、更暖心。该市建立了柳州市标准化辅助管理系统,精细化梳理各类办事情形材料,并统一了审查标准,确保收件、审核、勘验等环节标准统一、流程规范,同时,设立了全区首个全流程智慧化制证中心,通过自动化手段汇聚制证数据,智能化印章把控签章流程,灵活化方式发放证书,实现“一窗出所有证”的全新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服务。
针对网约车行业管理难题,柳州行政审批局创新推出“部门联动+数据共享”模式,打通交通、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网约车驾驶员资质“一键核验”。自2023年下半年起,柳州网约车的“双合规”率一直保持在97.80%以上,连续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成为行业治理的典范。柳州市车辆管理所承担6项全国试点任务,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等经验被公安部推广,“柳州经验”走向全国。这些成果是柳州政务服务“真抓实干”的缩影。
从“群众跑”到“数据跑”。“以前办个证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手机上就能搞定!”市民李女士在下班时间通过“智能在线帮”平台,咨询教师资格证审批流程,实现秒问秒答。柳州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政策,使得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全程网办率达到了98.54%,电子证照的关联率也超过了90%。柳州市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推出的“互联网+不动产档案”查询服务,让群众“随时随地查档案”;柳州市税务局研发的24小时智能应答机器人,累计解答问题2.8万条,响应率、满意率均达100%。政务服务从“面对面”转向“屏对屏”,群众办事“零跑腿”渐成常态。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激活发展动能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柳州政务服务的核心抓手。2024年,柳州市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了175个事项,其中128项为自主创新,这些事项覆盖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等全生命周期。这一改革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实现了从“能办”到“快办”“好办”的转变。据统计,这些事项累计办件量达到2.5万余件,服务企业超过1600家,涉及产值达到368亿元。
政策赋能,跑出“柳州速度”。柳州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通知》,推出承诺办、免申办等23项配套改革。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柳州通过实施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改革,整合企业开办、用地审批、环评验收等100余项关联事项,提供专业化“集成服务”,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
审管联动,破解“疑难杂症”。针对企业群众“办不成事”的痛点,柳州建立否定事项报备制度,要求窗口人员对不予受理的事项必须“报备+指导”,累计提供帮办服务超2万次。同时,依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12345热线,构建“受理—转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根据柳江区政务服务的多项数据和正面评价,2024年柳州政务服务满意度连续12个月保持在100%的高水平。
此外,柳州还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推出涉企增值服务清单,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企业服务专区。针对柳州螺蛳粉、智能家电等12条重点产业链,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法律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数字赋能 智慧服务护航“柳州制造”
在柳州,政务服务不仅“快”,更“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柳州正构建起“智慧审批+政务服务”的新生态,为“柳州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智慧大脑”让审批更精准。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依托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汇聚各类政务数据6.5亿条,累计数据调用超过4.29亿次。通过政务数据基础库、主题库及跨部门数据应用场景的建设应用,已完成治理的政务数据目录累计达3733条,数据治理量超过7.05亿条次。目前,已完成“人口综合库”、“法人基础库”两个基础库的数据治理,以及“社会救助主题库”等16个主题库的建设,为市民政局、教育局、医保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121个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
在公共资源交易“降成本、提效率”方面,2024年,柳州市公共资源交易金额达到154亿元,实现了显著增长。得益于创新的“1+3+N”标准体系,柳州市不仅推进了交易制度的规范化,还通过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如与西安、济南等12个城市实现的专家资源共享,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公平竞争。根据相关数据,柳州市在2024年共开展了36宗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这一数字较前一年有显著增长。通过推行CA数字证书免费办理、拓宽自主选择进场项目类别等举措,单个项目平均节约成本2万元,累计为企业减负超千万元。某建筑企业负责人点赞:“过去投标要跑外地,现在在家就能参与跨省项目,省时又省钱!”
为服务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重大产业项目,柳州探索开发“重大项目实时监测系统”,动态跟踪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环节,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2024年,柳州市工作专班服务市级重大项目315个,解决难题100余个,总投资额达3077亿元。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柳州以政务服务改革“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未来,柳州将继续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深化数字赋能,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澎湃动力。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